當前位置:漁翁釣魚吧 >

釣技 >釣位選擇 >

春季水庫垂釣六大選位規律

春季水庫垂釣六大選位規律

根據春季的氣候可分為兩大特點:一是初春氣温反覆性大,二是仲春後升温很快.釣無定位的感覺更明顯.但在我們這裏的大石橋水庫、鐵佛寺水庫等幾座水庫春釣最多的是鯽魚,多年來出魚情況卻呈一定的規律性.瞭解這些規律,對春釣水庫選位會有所幫助.據筆者觀察這些規律大致有:

一、先小庫後大庫

根據自己多年來春釣水庫的實踐,發現幾座主要水庫釣場出魚有先後之分,最低氣温在5~5℃間反覆,最高氣温在12℃以下反覆時,中型水庫大石橋水庫下游的兩個庫汊、鐵佛寺水庫下游的三個庫汊先上魚,其它水庫沒什麼動靜.當最低氣温穩定在6℃以上,最高氣温穩定在15℃以上時,大型水庫鮎魚山水庫的上游入水河道汊子也開始上魚.

春季水庫垂釣六大選位規律

為什麼每年大石橋與鐵佛寺兩座中型水庫倒先開鈎?較普遍的看法,它們的深水區域邊都有相對獨立、開闊的淺水區:在寒暖不定的初春,那裏升温快,魚兒可以方便地暖出寒歸.

二、先上後下

單就一個水庫而言,除了大石橋水庫與鐵佛寺水庫不同外,其它的水庫,集中出魚的釣區幾乎都是先出現在上游,然後逐漸移到中游來,在中游會有一個短暫的穩定期,當中遊也釣不到魚時,春釣即告結束了.

從一個庫汊看,如果把春季的好釣位製作成一個平面圖並且標上時間的話,那麼通常開始出魚的釣點在最上方,之後幾乎每天都在下移,直到這個庫汊釣不到魚,這一情形,如果天氣穩定升温時看得尤為明顯,今年3月上旬起,20多天來,氣温上升,反覆不大.七裏沖水庫被稱之為最好的“冠軍”釣位下移了百餘米,清塘坳水庫的“冠軍”釣位下移了500多米.

三、先淺後深

無論哪座水庫,一般春釣最開始都是從較淺的水面起步的.這個淺,因水庫不同而有差異.有的可能淺到一米以內,有的則必須在1米甚至於更深以上的水區.大石橋與鐵佛寺,最初的開口釣點,手竿不過1米深。在七裏衝與清塘坳水庫打串鈎,岸邊數米遠的地方几乎可以看到底.但是隨着升温,淺水區很快就魚獲不佳,手竿釣2——3米的水深,投竿釣4米左右的水深,反而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這種情形去年春在蓮花山二庫也非常明顯.那個庫上下不過500米長,西水東流,河道在南側,北面原來是梯田坡地,最開始上魚的釣位是最西頭上方最淺的地方,同時南側的釣位普遍比北側好,串鈎打在南側,但是那些地方好景不過幾天,只要南側見到魚後,很快就取北側而代之,這條邊2——3米深的地段成了釣竿集結地。

春季水庫垂釣六大選位規律 第2張

四、先遠後近

與深淺的規律相對應,有個釣近釣遠的問題.過去未用串鈎釣春鯽之前,作開竿釣的那些日子,釣友們都在競相拋鈎遠釣,誰的竿長誰佔優勢.等到氣温回升,最低温度到12℃左右時,魚開始靠邊,遠釣已經沒什麼意義,近兩年用串鈎釣春鯽,更容易説明問題,串鈎釣法把各個水庫冬去春來開鈎釣鯽魚的時間分別提前了一週到十天呢,但是手竿一旦上魚後,串鈎上魚率就會一天不如一天。

為什麼會這樣?猜測是初春食物很少,魚兒只是為了趨温而到上游來,但是為了安全與邊兒的水温變化過快,魚兒不願意游到近岸來,到了温度上升,菌草萌生、蟲蝦活躍時,魚兒就會競相到近岸覓食。

五、先大後小

因為食少,熬過一個冬天又多懷有魚籽的魚兒,正是需要攝入食物的時候,所以對送到嘴邊的食物沒有不食的道理.這一點在用串鈎與長竿釣時,感覺最明顯,投鈎下去即上魚的情況常見,而且鬧嘴的少,大個體的鯽魚多,可是釣着釣着,水愈釣愈深,愈釣愈近,魚也愈釣愈小,大鯽好像在有了多種食物的選擇時,恢復了“理智”,愈來愈不容易“上當”。

春季水庫垂釣六大選位規律 第3張

六、先葷後素

春釣鯽魚,開始時,用蚯蚓作餌比用素餌效果好得多,特別是用有活力的大中號的蚯蚓,隨着天氣轉暖,短竿也能上魚時,用素餌與用蚯蚓效果上沒有什麼差別了。再後來,鬧嘴的小魚增多,蚯蚓存不住鈎,素餌反而中魚率更高一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wdyb.com/dj/diaowei/dxnp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