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漁翁釣魚吧 >

釣魚入門 >海上釣魚入門 >

海磯釣釣餌和誘餌使用技巧

海磯釣釣餌和誘餌使用技巧

選擇什麼釣餌掛在鈎子上好用?很多人會認為釣餌必須同誘餌的素材完全一樣才好用,當然也有人會認為釣餌必須比誘餌更強效、更優異才好用。

理論上講,浮游磯釣的釣餌同誘餌的材質相同是最不容易使魚產生警覺的,而且二者的下沉速度也比較容易協調一致。但實際上,魚一旦被激發起搶食的慾望,它們就不會十分在乎隱藏在誘餌帶中的釣餌是否另類,因此,用某種誘餌誘魚卻可以不用同樣的餌釣魚。比如用南極蝦當誘餌卻可以用蝦仁、小蝦、海蚯蚓等當釣餌。退一步説,由於魚平時對本地土生土長的食物非常熟悉,選取本地能夠買到或者找到的材料做釣餌,雖然釣餌可能同誘餌的材質不同,但並不會使魚產生太多懷疑。至於誘餌、釣餌的下沉速度配合問題,則可以通過釣組調整以及操控技術得到解決。因此,在釣餌的選擇問題上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機動靈活,既可以採用誘餌、釣餌同類也可以選擇誘餌、釣餌相異。

浮游磯釣的釣餌

浮游磯釣可以作釣餌的材料除南極蝦以外,還包括:本地小蝦、蝦仁、各種海蚯蚓、海蟑螂、小螃蟹、牡蠣肉、貽貝、蠶蛹以及一部分藻類,甚至還包括一些人工合成的丸餌。可以説,只要是當地海域的魚能夠吃到的東西都可以用來當釣餌,我們大可不必擔心魚會對此挑三揀四,所要考慮的重點僅僅放在哪種釣餌容易取得、是否耐鈎不易脱落、是否符合對釣餌穩定或活泛的要求三方面即可。

這裏還要重點説一下釣餌的穩定與活泛。對於野生魚類來説,最容易使它們上當的釣餌是能夠呈現出最自然動態的餌,比如一隻毫無警覺自由自在遊動的小蝦就非常容易激發起魚捕捉的慾望,而如果這隻蝦死氣沉沉缺乏動態或者上竄下跳搖擺旋轉的話,前者會使魚失去獵捕的衝動,後者會使魚對這隻小蝦產生戒心。因此,浮游磯釣的釣餌無論從材質、掛鈎方法、控帶手法等方面都應該根據現場的對象魚種類、浪況、潮流等具體情況進行相應地選擇和調整。以下我們重點介紹幾種常用的釣餌掛鈎方法並對其優缺點進行分析:

(一)南極蝦

南極蝦是使用頻率最多的釣餌。但使用頻率高並非因為南極蝦具有什麼特效,而僅僅是因為我們使用的誘餌經常採用南極蝦磚,在現場我們可以很方便地從化開的蝦磚中挑選出個大飽滿的南極蝦直接當釣餌使用,而不必再費心思重新準備釣餌。另外,誘、釣餌材質相同以及南極蝦輕飄的特性也為使用提供了不少便利條件。在具體掛鈎方法上,根據不同情況可以採取以下幾種鈎法:

1、腹鈎法。掐掉南極蝦的尾翼,從尾部入鈎上穿直至頭部,鈎尖藏於蝦體內,蝦身隨魚鈎弧度自然蜷曲,蝦背在外蝦腳藏於蜷曲的蝦體腹部。

這裏要説明一下掐掉南極蝦尾翼的作用:假如不掐掉南極蝦尾翼,尾翼在潮水衝擊下產生的擾流就會使南極蝦不停地旋轉,而野生魚平時是看不到跳芭蕾狀態的食物的,它們自然就會對這種餌產生戒心。因此,從釣餌穩定方面以及便於入鈎方面考慮,南極蝦(也包括其它小蝦)在使用時必須摘掉尾翼。

腹鈎法是平日採用最多的一種鈎法,優點是釣餌形狀自然,容易入口;缺點是在流速快的場合容易旋轉搖擺。

海磯釣釣餌和誘餌使用技巧

2、背鈎法。南極蝦掐掉尾翼從後部入鈎上穿至頭部,鈎尖仍藏於蝦體內。同“腹鈎法”不同的是,“背鈎法”是將蝦背置於魚鈎內彎而使蝦腳外張。

背鈎法的優點是外張的蝦腳張牙舞爪使蝦體變得比較誇張另類,在對象魚只吃誘餌不吃釣餌時,採用這種反常掛法有時會歪打正着。另外在小雜魚多的時候,外張的蝦腳可以先應付小雜魚的啃咬,比較有利於使蝦身得以完整保留;其缺點是在水流裏更容易旋轉搖擺。

海磯釣釣餌和誘餌使用技巧 第2張

3、直鈎法。大部分掛鈎方式同“腹鈎法”或“背鈎法”相同,所不同地是魚鈎的鈎尖不藏在魚體內,而是從蝦身上相當於鈎把長度的位置穿出,使鈎尖外露、蝦身同鈎把呈一條線保持順直。

直鈎法的優點是由於蝦身順直,可以有效降低水流造成的釣餌旋轉搖擺,有利於穩定釣餌,蝦的形狀也比較自然;缺點是外露的鈎尖在釣滑口魚時可能會造成吞入障礙。因此,這種鈎法適合用在流速快的環境但不適合在無風緩流場合用。

海磯釣釣餌和誘餌使用技巧 第3張

4、掐頭去尾法。將南極蝦的頭、尾都掐掉,然後從尾部入鈎向前穿或者從掐掉頭的脖子處入鈎向後穿,鈎尖藏在蝦身中。

由於南極蝦的頭殼內會儲存一些空氣,因此,採取掐頭去尾法的優點是釣餌下沉時迅速、穩定,在潮流中擺動小,入口比較順暢,適合對付活性低、不願意開口的魚;缺點是掐頭去尾的南極蝦目標較小,更不容易引起魚的注意。因此,採用這種掛法時更要注重拖擺操控以使釣餌活泛,使魚能夠及時發現釣餌。

海磯釣釣餌和誘餌使用技巧 第4張

5、多蝦掛法。採用腹部出鈎的直掛法穿上一隻蝦後,取第二隻蝦從腹部入鈎向尾部穿,鈎尖藏於第二隻蝦體內,掛好後的形狀像頭對頭、腳對腳的親密小兩口。

也可以採用直掛法從第一隻蝦的背部出鈎,然後取第二隻蝦從背部入鈎向尾部穿,掛好的形狀是背對背的狀態。

另外,還可以在這兩隻蝦中間穿第三、第四隻蝦,一切看使用要求而定。

同掐頭去尾法理念正好相反,多蝦掛法的優勢在於釣餌非常大,目標非常明顯,也比較符合大魚吃大餌的常理。另外,在小魚多的時候,鈎子上較多的餌可以保證釣餌短時間內不被小魚吃光;但其缺點是下沉速度慢,大餌更容易受到小魚攻擊,在潮流中的擺動更嚴重,不利於釣餌穩定,特別是背對背掛法比面對面掛法的穩定度更差。

海磯釣釣餌和誘餌使用技巧 第5張

(二)蝦仁

分為蜜制蝦仁和鮮蝦仁,也是釣友使用較多的釣餌。特別是蜜制蝦仁具有耐鈎、不易變質、目標較大、耐雜魚啃咬的優點,為很多釣友所喜愛。

不管是新鮮蝦仁還是蜜制蝦仁,在掛法上沒有什麼特殊要求,採取從一端入鈎上穿、鈎尖藏於魚體內的普通掛法即可。

這裏簡單介紹一下蜜制蝦仁的製作:將新鮮的五到十公分長的海蝦在冰箱稍微速凍後取出就能夠很方便地去頭剝殼,剝殼後的蝦仁立即用食鹽攪拌後放置兩個小時,然後倒掉被食鹽從蝦仁中醃漬出的水分並擺在報紙上稍微風乾半個小時,然後加入大量白糖或者蜂蜜浸泡,最後將浸泡好的蝦仁按照每次釣魚的使用量分袋放在冰箱裏隨用隨取。製作時還可以加入味精、氨基酸、蟹醬等添加劑增加蝦仁的誘魚效果。

(三)本地小蝦

在很多情況下,新鮮的本地小蝦在垂釣效果上並不輸給南極蝦,特別是盜餌雜魚多的時候,新鮮的本地海蝦殼體比較硬,能有效抵禦小雜魚的啄咬。另外,新鮮小蝦比重一般都大於南極蝦,因此在追求釣餌穩定性的場合具有優勢。當然,本地蝦也有自身的劣勢,比如在追求釣餌輕飄效果上不如南極蝦,當魚非常精口不願意吃餌時,本地蝦入口性不好,特別是在垂釣梭魚、鯔魚等特定魚時,蝦殼比較硬的本地小蝦它們根本就不咬。

本地小蝦在掛鈎方法上也沒有什麼特殊要求,參照南極蝦的幾種鈎法掛鈎就可以。

(四)海蚯蚓等各種海蟲

海蚯蚓類蟲餌在我國常見的包括青蟲、紅蟲、巖蟲、管蟲等種類,因其腥味重且富含魚類所需的各種氨基酸,一直以來深受垂釣者喜愛,也是浮游磯釣的主要釣餌,用來垂釣各種海魚都有非常好的效果。在海蚯蚓的掛鈎方法上主要分為以下幾種方式:

1、分段掛法。使用比較長的海蚯蚓時,可以從海蚯蚓的一端入鈎穿滿整個鈎子,超過鈎長的部分掐掉,鈎尖內藏不外露。

採用此種掛法時,魚在吞食時比較方便,入口後也容易中鈎,對抵禦小雜魚盜餌有優勢,但釣餌活性不足。

2、整條掛法。將整條海蚯蚓從頭部或者尾部入鈎穿滿魚鈎,剩餘部分自然留在鈎外,鈎尖內藏不外露。

採用此種掛法時,沒有穿在鈎上的海蚯蚓剩餘部分會繼續扭曲掙扎或隨水流晃動,有比較好的誘魚效果,但由於餌體比較大,容易發生魚咬鈎時只咬中鈎外部分而導致不中鈎的現象。

3、多條掛法。將數條海蚯蚓都從頭部橫向入鈎穿掛在鈎底,所有穿在鈎上的海蚯蚓身體都可以自然扭動或隨潮水晃動。

採用此種掛法目標明顯,誘引效果好,但入口性更差,揚竿過早很容易導致空竿現象。

至於其它一些釣餌的使用方法就不在這裏一一介紹了。總之,釣餌的種類以及不同使用方法應該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做正確取捨,釣友們千萬不要對任何釣餌過於迷信,萬能強效餌是不存在的,適合當時釣場環境的釣餌就是最好的。因此,在出釣時建議多帶幾種釣餌,在魚不咬鈎時可以輪換試用,有時候在試用過各種釣餌都不好用時,順手在礁石上抓一隻海蟑螂或者小螃蟹掛在鈎上説不定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誘餌是關鍵,什麼是誘餌

所謂誘餌,最直接的解釋就是用來把目標魚引誘、集中到你希望它停留的位置,並激發他想吃東西的慾望,以便順利加以釣取的一種“工具”,不過這是比較消極的、狹義的一種説法,廣義而且積極的説法是還是有別魚種、避開其他魚乾擾、控制釣棚以及在釣場協助釣手達到目的的功能。

(1)誘集目標魚。大概九成九的釣客都理所當然的這樣操作,差別只在於技術優劣、成果好壞而已。

(2)激發食慾。不見得每種誘餌都能引起魚羣就是的慾望,使用不當的話,可能反而會嚇跑了它!還有,經常有人因為技術欠佳,結果雖然魚羣胃口很好,卻沒有魚上鈎,因為他們吃誘餌都吃飽了!

(3)控制釣棚。浮游磯釣的基本方法就是有釣者主動設定垂釣深度、掌控魚只上鈎位置,故必須運用誘餌和釣組搭配,以設定出下竿時最佳的取魚條件。

(4)選別目標魚。雖然各類磯釣目標魚都生活在相同的環境,攝取差不多的食物,但他們之間多少存有一些差異,比方説有的魚在某種情況下特別愛吃藻類,某些魚又對貝類有異乎尋常的嗜好,這些差異在行家眼裏就是運用誘餌選定漁獲的依據。

(5)避開外道干擾。玩磯釣的人,十有八九對外道雜魚很不感冒,因此必須藉助誘餌,把非目標魚引到別處去,故意讓他們大快朵頤,好騰出一個空間釣取目標魚。

(6)戰略功能。既然誘餌可以誘集目標魚、可以分離外道,當然就有人會把這種技術拿到競技場合中施展,用以干擾對手垂釣、提高自己獲勝的機會。

另外還有一種更進取的使用誘餌觀念,那就是你可以用誘餌來聚集大量外道(或次要目標魚),在他們中製造誇張的搶食騷動,藉此以引起目標魚注意,使之跟着靠過來,投入吃餌行列。

誘餌的本質

在自然環境中,有些魚主要依靠視覺覓食,例如許多鱘類、類等掠食性魚種就是如此,所以常成為路亞釣法的目標;有些則主要靠嗅覺或味覺覓食,像若干種兇猛的鯊魚都是使用味覺的著名例證(注意:不是嗅覺,鯊魚的嗅覺不算敏鋭)。當然還有些魚依賴聽覺、觸覺等等,但絕大多數魚類在找尋食物的過程中,都會同時用到各種器官。

這個事實對磯釣客的意義是:你用過尋找具備合適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誘餌,以便刺激魚的視覺、觸覺、聽覺、觸覺、味覺,使他們有興趣從遠處聚集過來,併產生旺盛的食慾。

(1)味道。來自於有機物(如蛋白質、澱粉)激起分解而得到的氨基酸、糖類等,他們所具有的香味、腥味、甜味、酸味或其他味道,如果是魚所喜歡的,或者能夠刺激它們食慾的,就可以用來聚集魚羣。

(2)顆粒。可食,或看似可食的顆粒,提供一種視覺上的刺激,以引起魚搶食的慾望,例如常見的南極蝦、粒狀(或粉狀)餌、海藻、金寶螺、烏格丸等。

(3)顏色或煙霧。利用細微粉末或亮片等物製造出渾水效果、血液擴散效果、魚鱗飛濺效果等等,以使魚只降低戒心或者產生攻擊慾望。

(4)音響。包括食物入水聲以及魚羣爭搶的擾動聲,都是刺激更多魚類搶餌的利器。此方法甚至被引用於職業捕魚之中,例如鰹竿釣漁船會以灑水來模擬小魚羣在水面跳躍的騷動,藉此引誘想要掠食的鰹魚。

(5)魚類主食。如果能直接拿對象魚愛吃的食物來引誘它的話效果當然不會差,像是以剁碎的海藻誘集嗜食藻類的魚種。

不過大多數磯釣環境都相當危險,要直接蒐集魚類的食物充當誘餌非常不容易,所以目前釣客所使用的誘餌,多半為購買現成的誘餌粉和南極蝦,並加以混合攪拌而成。南極蝦雖不是我們所處地區魚類的主食,但它的味道、形狀、顏色等等對魚類具有強大吸引力。釣者只要決定那什麼誘餌粉來跟南極蝦搭配即可。

那為什麼不直接撒南極蝦呢?因為誘餌粉具有以下幾個功能:

(1)凝聚南極蝦。除非你趁一堆蝦還凍結成塊的時候就往水裏丟,否則零散的南極蝦,將無法順利拋投。但未化冰的蝦丟進水裏有用嗎?假如你只想釣海鳥或青旗,可能會有一點點用。因為沒解凍的南極蝦入海後,會浮在水面上隨波逐流,等它們完全融化、釋放掉體內空氣而下沉之時,早已不知漂到哪裏去了,所以想如願地將幼兒拋灑到標點,就必須有某種解釋來協助釣者達到目的,這個介質就是誘餌粉。

(2)調整誘餌性質。溶解後的南極蝦比重略大於海水,如果沒有干擾的話,它會自動以極緩的速度下沉。但在不用流況、浪勢之下,針對各種不同目標魚,在各種緩慢的下沉是否符合釣魚需要?其在海中擴散的狀況,能否跟你誘集魚羣的想法相符合?這都是很難掌握的問題,所以必須藉助誘餌粉加以改善。

(3)提供感官刺激。蝦子體內的蛋白容易自體消化(氣温高時尤其嚴重),很可能早上時一隻只還有模有樣的,到中午就已瘦了一圈,等到下午更是全部化成一灘蝦皮湯,所以最好能借誘餌粉中的各種物質,增加誘餌入睡後吸引魚只和刺激其食慾的視覺、味覺、觸覺等效果。

(4)擴大散佈範圍。不論是整隻或是破碎的南極蝦,在水中都是呈現點狀漂流的,其擴散效果不會太好,因此需要有粉質誘餌來吸取蝦體內分泌出的汁,然後再隨着你一勺勺往海里撒的動作,讓它在海中製造出帶有食物顏色、味道以及有顆粒的水團,並乘着流水順利擴散,以達到大範圍誘魚的目的。

絕大多數市場銷售的磯釣餌粉都採用魚類能吃的食物來製造,並且還真多不用對象魚調整其成分和味道,因此選購時需要考慮的重點是物理性質。

如何調製誘餌

在餌粉購買之前,還得具體思考兩個關鍵問題:比重與黏度。

比重關係到誘餌在水中下沉的速度,黏度會影響它在水中擴散的速度,而這兩者還共同決定了擴散的深度與範圍,所以這兩者正是製造標點、維持釣棚深度、誘集魚只、區別外道等的最主要手段。

一般而言,此二者跟下竿環境有以下關係:

①通常比重小、黏度低的誘餌粉沉降速度慢、深度淺,擴散速度快、範圍廣,這就是多屬磯際至近場之用。

②比重大、黏度低的則下沉與擴散速度均較快,但下沉深度和擴散範圍不見得會很大,原因是離子鍵相互凝聚力不高,雖然個別重量勾搭,下沉趨勢快,但快速化散卻令每一個顆粒都容易受到海水的沖刷,故這種誘餌粉適合於浪不太大、水流稍快的中深場釣點,通常這也作為磯際到近場之間使用。

③比重小而黏度高的餌粉,下沉速度和擴散速度都不會很快,同時深度、範圍亦不會很大。這是因為黏度高低左右了一坨誘餌被衝散的速度,而比重大小是其在水流中能否順利下沉的根本條件。也就是説,黏度越低越難以承受沖刷,越高則越能在浪裏撐得久些而不散光;比重越大則越能穿過水流而迅速下沉,反之則容易在表層被水流沖走。所以這種比重小、黏度高的可拿到浪較大、流稍緩的中深場去使用,並可視魚種用到磯際、近場或遠處標點。

④比重、黏度均大的誘餌,其特點是下沉速度快、深度深、擴散速度慢、範圍小,特別適合用於本流、浪大、深長、遠處標點或釣底層活動的魚只。

決定好使用哪種誘餌粉後,接下來要考慮的是如何調配、拌合。這方面有以下幾個重點需要顧及:

(1)到水邊看情況配誘餌。絕大部分釣客都習慣於在出釣當天,到釣具店買好誘餌粉和蝦子後,就順便加以混合調好,然後再提着誘餌袋前往釣場。這樣做固然有方便、快速的好處,但除非你對要去的釣場爛熟於心,否則又怎能確定這一袋誘餌正符合當天所需?

比較合理的做法是,預先估計當天的潮汐、風浪、目標魚種,準備兩三種不同比重、黏度和材質、味道、添加物且可能最適用的餌粉,並事先要求店家拿出足量的南極蝦退冰到半解凍狀態,一起帶到釣場。到釣場後看情況再決定用哪一包餌粉跟蝦子搭配。

(2)南極蝦要不要切碎。釣具店裏出售的南極蝦都是冷凍成塊狀的,使用前如果沒有讓它溶解個七八分,就得要動用蠻力才能加以打散,因此很多店家會準備大鐵錘、刨冰機之類重裝備,好讓釣者快速粉碎蝦磚。

是把南極蝦打碎好呢?還是儘量保持蝦體的完整比較好?這個問題的答案見仁見智,原則上(注意,不是絕對)全蝦入水後目標比較明顯,但容易將魚餵飽;切段的蝦更能與餌粉互相融合,但自體消化較快速,而且也不保證不把魚餵飽;絞碎的蝦汁容易被粉餌吸收,但在水中幾乎沒有固態物。究竟如何處理,請大家自己斟酌。

加水量問題。給誘餌粉加水量的多少對其性質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譬如一包下沉速度快不容易散開的粉,被加入過多的水,調成湯汁狀時,其下沉速率必將減緩,擴散範圍也必然增加。

所以,除非你十分精通、非常有把握,否則不帶應視釣場情況選擇粉類,並且要慢慢添加水量,逐步配製出當天最佳的誘餌。切忌一股腦就倒進兩三桶水,發覺太稀後又不得不補半包餌粉,結果卻使蝦跟粉跟水的比例完全失調。

散佈誘餌的搖籃

不是調好了誘餌,然後把它跟釣餌一起丟進海里就可以釣魚了。要是這麼簡單的話,海里的魚早就被掉光了!所以誘餌不但要跟釣餌同時使用,兩者必須有良好的配套措施。

所謂配套措施就是“如何讓誘餌和釣餌適時的漂到一起去”,即所謂的“誘釣同調”。直截了當的講配套措施的重點就在於打誘餌的時機與地點,必須跟你的操竿控線動作相配合。用最基本、公式化的方式來説,有以下幾點:

① 選定釣點後、組合釣具前,應先用分散的方式撒三四勺下去,以通知水中魚羣,好吃的來了

②每次下竿前先以分散或集中的方式拋灑一二勺下去,而不是釣組入水後再打,理由是釣組比較重,下沉速度比誘餌快的多所以應該先打誘餌,所以要先打誘餌,讓它有時間在水中向下擴散,糾集魚羣,然後跟進的釣組才能剛好調到魚。

③釣組入水後,可以視情況緊急接着再以集中的方式補一點點誘餌,這樣常有刺激魚只咬餌慾望的效果。

④當明知水下有魚卻不見咬餌時,最好暫時放下魚竿,細心並耐住性子,好好施大誘餌,以便激起魚的食慾。

⑤每次在中魚搏魚的過程中和過程後,都要適時地補充一二勺誘餌下去穩定周圍其他魚只。而在遭遇脱鈎斷線,以至於魚羣驚散時也要像之前那樣,耐心持續撒餌,重新將他們誘集。

⑥在灑餌地點方面,永昌需要先按照當地水流速,估計誘餌要花多長時間漂到預設地點在發現目標時它會沉多深,擴散多廣。後根據這些資訊,取好前置距離,將誘餌打在標點的上游處。

但請大家明白,以上所言均是原則性的。譬如在浪腳翻騰的白沫區,因為巖邊向下的向下吸的水勢非常明顯,此時你就可以先投入釣組,稍稍微微提竿,並立即針對周圍的打下誘餌,然後再鬆線,讓水流同時吸下釣組和誘餌。

總之所謂“誘釣同調”只是個大原則、大方向,實地運用時的變數很多。因此,釣者必須細心體察周圍環境變化,制定出最佳方案,才能有效的達到誘集魚只並加以釣獲的目的。

另外在拋灑的姿勢上也有差異,如果需要誘餌入水時呈現分散的效果,那麼就要擺動整個手臂,把餌勺揮舞成一個扇形面;如果想要撒到某個定點而不要撒的到處都是,則應在挖取誘餌時就加以搗實,並於揮出過程中設置一個定點,然後以腕力快速而短促的揮舞餌勺,且至此定點立刻頓住。

標籤: 海磯 釣餌 誘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wdyb.com/dyrm/hsdy/jlx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