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漁翁釣魚吧 >

釣魚入門 >台釣入門 >

如何選擇一支適合自己的好魚竿?

如何選擇一支適合自己的好魚竿?

近來有看到很多朋友在選擇杆子上糾結萬分,大家紛紛獻計獻策。在感悟吧友之間熱心的同時,又發現一些大家都經常犯的一些錯誤或是走進了同一個誤區,就是竿子的“硬度”和“調性”之間的關係。那麼如何走出這個誤區和如何選擇一隻好的魚竿呢?那麼我們就開門見山--竿子的“調性”與“硬度無關”。

如何選擇一支適合自己的好魚竿?

什麼是調性,就是通常大家説的“三七調”、“二八調”,也就是一支竿子的主要受力彎曲點,與竿子的整體硬度可以説完全無關,是兩件事情,很多很多釣們往往容易將“調性”與“硬度”混為一談。

什麼是硬度,是指一支竿子的整體抗彎曲能力,又與“三七”、“二八”調性無關。

什麼是腰力,是指一支竿子受力彎曲後的反彈力,也就是彎曲後為恢復本來的狀態而發出的反彈力。

什麼是強度,指的是一支竿子抗折能力,它和釣竿的“硬度”無關,但受“調性”影響。

説了這些,很多朋友可能會有些糊塗,那麼我們舉幾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1、某些國內大牌子的超硬鯉竿,在抖動、手拉竿尖的時候,看似28釣,但實際中魚後,馬上一弓到底,這隻杆子是28調,但是不夠硬。這種杆子的銷量在國內很好,美其名曰有韌性。

2、某個比較暢銷牌子鯉竿特點:小魚上鈎2-8調、大魚來了還是2-8調!俗話稱“點頭不哈腰”式的2-8調。全竿彈性、硬度分配不均!前邊軟,後邊硬。前後節之間傳力脱節!整竿受力完全集中到了前面,大魚上鈎,已全憑前部一二節的局部“韌性”在與魚抗同樣硬度的兩支釣竿,後果就不用説了。對於斷杆,操作手法的失誤遠遠小於竿子的質量。而往往這種杆子的價格都不便宜,甚至有趕超大品牌的勢頭。這裏面原因很多,有經銷商的誤導,有咱們中國釣友對魚竿本身的誤解,還有很多很多託,包括我們的論壇。(跑題了)

咱們繼續啊!那麼一支竿子的主要屬性通常就是上述四項。有的朋友會説,一支竿子的重要屬性不是長度、重量、先、元徑、碳布噸位等等嗎?那些只是表面參數,其實上述四項就是把這些參數分析之後得出的一支竿子具體的性能諸元。就比如碳布噸位説的是材料,先、元徑説的是竿身直徑及錐度,重量參照竿身直徑又可以得出大約壁薄還是壁厚。而根據這幾個因素最終可以分析出一支竿子的調性、硬度、反彈力和強度大小,大家在選擇入手竿子的時候,就會心中有譜了,但是大家在對比兩支或多支釣竿時,首先要確認其長度相同才有可比性,A的12尺和B的18尺不具可比性。

首先説調性,這大家對一支竿子最關心的,也是議論最多的話題。其實它作為一個概念很簡單,僅僅指一支竿子中魚以後會在哪裏彎曲,日本提出的“先調”、“本調”和“胴調”概念,無非是説明竿子的主受力點在靠近竿梢,竿身,還是手把的位置。(明明是咱中國人最先領悟來的,可是現在卻都又走進誤區了,哎。)。影響釣竿這一屬性的因素主要就是竿身的錐度,與碳布本身抗拉強度無關,因為一般來講一支釣竿從前到後所採用的材料通常是一樣的,也就是説材料是無論前後沒有區別。與壁厚也無關,甚至與釣竿整體的粗細無關,僅僅是錐度,也就是竿子前後的外徑之比。我們知道通常釣竿都是前細後粗的(但是達億瓦株理論的竿子並不是靠近竿梢的部分一定細於靠近手把的部分,玩過枯法師、胡弓、天成之類竿子的朋友會發現,它們靠近手把的部分並不是最粗的,反而比第一節的前半部分稍微細一點點,或者完全沒有錐度,類似一根“碳管”,不過總體來講它終究還是一支前細後粗的釣竿),所以造成一般情況下釣竿中魚以後是竿稍比較容易彎曲。

舉個例子(為避免廣告嫌疑,選擇已經停產的頂級杆子):拿武聖天和六華仙舉例子,武聖天是越長越軟,但是受力點卻越靠前。8~11尺的武聖天硬度甚至稍微高於六華仙,12~15尺的武聖天硬度則低於六華仙,受力點大約相同,都是胴偏本的調性,16~18尺的武聖天是本調竿,但是硬度卻大大降低了。再舉一例:拿玄武人同烈火S相比,玄武人的硬度更高,也就是説更不容易彎曲,但烈火S雖然硬度並不突出,可是調性卻是先調竿,也就是説它的受力彎曲基本點比較靠前,俗話説的“挺”。如果大家真正能夠看懂各大廠商的這種“調性圖”,就算是真正理解和分辨了“硬度”同“調性”之間的區別,也就能更好的選擇出適合的杆子和這隻杆子符合你習慣的黃金尺寸了。比如,看圖都説13尺胡弓是黃金尺,但我就是用12尺的最舒服,因為適合我的手法。(又跑了)六華仙武聖天

接着是説釣竿的另一重要屬性:硬度。影響一支釣竿硬度的因素大約有材料,也就是碳布本身的抗拉強度、釣竿總體的直徑大小。可以説碳布等級高,直徑較大的釣竿硬度相對會高,相對的,碳布等級低,直徑又較小的釣竿硬度相對就會低。在這裏,特別提醒一下大家:雖然説碳布等級有高低,其實這種説法並不確切,準確説應該是碳布的抗拉強度高低。並不是人為的把碳布檔次分個高低,因為並不是碳布的噸位越高做出的釣竿就越好!!大家千萬別被商家給忽悠了!尤其是還多少了解一點杆子的大師們!!説出去讓人笑話啊。

點支煙,咱説説腰力。大家都知道,同樣重量和長度的一根鋼管和一根鋼筋相比,結果會是鋼管不易彎曲但易折,鋼筋易彎曲但不易折。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引深一下我們會知道,同樣重量同樣材料和長度的兩支釣竿,較粗的一支壁會薄,假設其為A;相反較細的一支壁就厚,假設其為B。相比之下,A竿的硬度較大,但脆,易折;同時B竿比較軟,但韌性強,不易折斷,簡單吧!!!那麼所謂“腰”力,字面意義上理解,會體會成每支釣竿大約中間部分的力量大小。其實又是一個誤區,所謂“腰力”大小指的其實是一支竿子受力彎曲後要恢復原狀時所發出的反彈力。決定這一性能屬性的主要因素是材料,是材料!!!(刨去愛國,島國在魚竿的材質、設計理念、技術、做工等方面是我們天朝真的無法比擬的,一分錢一分貨,大家在購車上應該有明顯的感覺。成本高,相應價格就高,即使同樣的成本,我天朝價格更高!!)可以説材料本身彈性越大腰力就會越突出。竊以為之所以S釣竿無論軟硬死活做不出G竿的手感來,關鍵就在於“腰力”不足,其根本就是差在了材料。同時腰力和釣竿本身的硬度還有一定關係,畢竟越硬的竿受力彎曲以後發出的趨向通直的力就越大;可是反過來説硬度對腰力的作用並不是呈直線狀,竿子越硬腰力就越大的,這就是把大家選竿最大的問題。舉個例子,一支非常硬的釣竿,比如説8H戰鬥竿,又是28調,中魚之後它根本不怎麼會彎曲,即使彎也只是靠近竿梢的一小部分,意味着什麼?意味着它彎曲後的腰力完全來自已經彎曲的部分,也就僅僅是靠近竿梢的一小部分,而不象比他釣性低的37釣竿,會整條竿子同時發力反彈,那麼,哪一支桿子更硬?一句話概括:硬到根本不會彎曲,那它的腰力就等於零,既“不彎曲則無腰力”。那麼高品質的魚竿,在實際運用中,應該體現出來的是什麼樣的呢?那就是釣小魚不硬、釣大魚不軟的高品內涵!人遛魚和竿遛魚,誰更快?不好説吧。

最後咱們説抗折性,也就是俗話説的抗不抗艹,這本身與釣竿的“硬度”無關,但被“調性”影響着,非常硬的釣竿比如高標號的戰鬥竿反而容易折,那是因為他們通常是“先調”竿,受力點集中在竿稍一點上,沒有緩衝餘地,可以説完全是竿梢在同魚較量。大家一開始釣魚的時候,對於釣竿的強度這一屬性最感興趣,常常會問:這把竿子最大能釣到多大的魚不會折?等到有了一定知識和實戰基礎以後會問:這把竿子最高能搭配多粗的子線?其實這就是該竿的抗折強度問題。決定釣竿強度的主要因素是材料、壁厚和調性,材料不用説了,當然是質量越好的材料做出的竿子越不愛折。同材的兩支竿子,壁越厚的越不易折,這是大家都能理解的常識了。再有就是調性:同樣硬度的兩支釣竿,一支是先調竿A,另一支是胴調竿B,可以肯定的説B竿抗折能力比A竿強,因為它受力之後通體彎曲,可以把力分散到竿身的每個部分,對於這支釣竿來講,全身都已經投入戰鬥。目前市面上常見手竿當中大家公認強度非常高的一款釣竿“X伽瑪鯉”,就是小崔用的那支,但是飛魚的性能甚至不如國產的某些牌子,因為它既不是先調竿也不是以硬度高而著稱。這就足以説明強度大的釣竿不一定硬度就高。另外釣竿是否抗折還要看它的長度,如果拿一支12尺的釣竿和一支15尺的釣竿比單尾最大可釣上多大魚體,那是非常不公平的。因為竿身越長,其緩衝餘地也就越大,可彎曲的部分也就越長,所以我們通常釣到大魚之後的溜魚動作中,輔助手的扶竿動作最好不要超過兩倍手把的距離,否則會人為的減少釣竿彎曲時的緩衝餘地,增加折竿的危險。華老師有幾個斷杆的視頻,大家可以留意一下是不是這個原因。這也是老江湖們常説“會釣的人折竿把,不會釣的折竿尖”的道理。

既然説杆子,那就不得不順便提兩句釣線,因為我發現好多人不管去哪裏,只要釣個體稍大的魚,上去就是3+2,甚至5+4的組合,這個問題,我多説一句,我們買的釣竿上面有時會標稱適合子線的號數,其言外之意不用我説大家也明白,那就是,超過了這個範圍,竿子折了不屬於質量問題,呵呵。原因在於每支釣竿都有其強度極限,釣線也是同樣。切線和折竿,不用我説大家也都會知道哪個更慘。所以我建議大家配線的原則是“夠用就好”,絕不能讓線的強度大於竿的強度,否則釣到小魚就不説了,如果遇到大傢伙,率先挺不住的會是您心愛的釣竿而不會是纖纖細絲。還有一部分在使用並繼竿的朋友為了防止拔節現象而不敢用線,甚至根本不上0。8#以上子線的,可是您其實大可放心,(我已經更新了四代裝備,除了搞巨物,不是大物喲,現在基本以並繼竿為主),誇張一點説:目前市面上任何一支嶄新的並繼式鯽竿(包括國產)都可以輕易的拔河拔斷1。2#或以上的子線,只要你不溜號,別讓杆子被魚偷走就行。

那麼大家如何選擇一隻好的戰鬥夥伴呢?這裏我不推薦品牌,雖然玩過上百隻杆子,並且一直在給幾個漁具店做杆子測試(朋友代理的牌子都讓我先玩玩),但是就選擇釣竿上講,現在的品種太多,價格高低、品質優劣參差不齊,可以説沒有任何一支釣竿能夠在所有魚情水情下完全優於其對手。除了品牌,價格和網評之外,清楚自己的用途,這是第一位的。程寧先生經常説的一句話:釣魚人應該一切從“魚”出發。也就是説我們要清楚對象魚是什麼。可以説,釣魚不一定是越快越好,竿更不一定是越硬越好。釣小魚用鯉竿累,釣大魚用鯽竿輕則更累,重則折竿。大家先走出選竿基本的誤區,基本就能判斷出什麼是好竿,什麼是騙錢的竿。至於具體選竿細節,因品牌太多,大家選擇多樣,容我稍作休息一日,整理一下自己用過、試過的一些竿的心得,在與大家細細切磋。這裏有説的不對的地方還望各位大師見諒。也歡迎批評指正,共同學習進步!!!最後拿出心愛之物鎮樓,雖不是手裏最貴的,但是最能陪我戰鬥的。

標籤: 魚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wdyb.com/dyrm/taidiao/p7r8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