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漁翁釣魚吧 >

餌料配方 >自制魚餌 >

為啥我費大勁配的餌還沒人家隨手撿的蘆葦葉好用呢

為啥我費大勁配的餌還沒人家隨手撿的蘆葦葉好用呢

我們在釣魚的時候,要留意施釣水域當中哪種水生物比較多,假如裏面的小蝦、田螺多年來一直有很大的密度,我們就該試着用它們作魚餌。
本文引申開來,通過幾個小故事告訴大家在水邊還有哪些東西可以作為好的釣餌加以利用。
舉一反三

眾所周知,遼寧盤錦有很多水線和葦塘,有着亞洲最大的葦田,蘆葦產量特別高。

當年,我在盤錦釣草魚根本不用帶魚餌,在水邊隨手摘一片嫩蘆葦葉子就是絕佳的魚餌,效果猶如原塘顆粒一樣。

大家都知道這樣釣草魚最有效,所以這並不是什麼祕密。

為啥我費大勁配的餌還沒人家隨手撿的蘆葦葉好用呢

有一次,有人搞了一場小型釣魚比賽,目標魚還是草魚。為了增加比賽的難度,主辦方規定,不許用蘆葦葉作釣餌。

這可有點難為人了,不用蘆葦葉用啥?

大家紛紛準備商品餌去了,結果比賽開始後,搓餌、拉餌全都滅火,只有一個叫小九子的小夥子上了兩條大草魚。

我很好奇,為什麼被人夾在中間的他卻偏偏上魚了呢?

一打聽才知道,這小夥雖然用的是面餌,但是他的開餌水卻是嫩蘆葦葉打成的汁液。

可見,即使把蘆葦葉換個形式也好用。

很多水域當中都有草魚,也生長着大量蘆葦,我們經常能夠看見蘆葦附近有水花泛起,也常能看到草魚撕扯葦葉的場景,可是一些人的認識只停留在把蘆葦附近作為釣點的層面,卻忽略了草魚吃慣了蘆葦、愛吃蘆葦這一根本。

我建議,在這樣的水域釣草魚,除了首先將蘆葦邊作為釣點外,還應該嘗試用蘆葦葉作釣餌。

為啥我費大勁配的餌還沒人家隨手撿的蘆葦葉好用呢 第2張

草魚探出水面啃食荷葉的場景

就地取材

除了蘆葦,水邊還有其他能夠作魚餌的東西。

早年間,我曾經歷過這樣一件事。

當時,漁具店還沒有蚯蚓可賣,想用蚯蚓,就得自己動手從土裏挖。

問題來了,夏天泥土濕潤,挖蚯蚓尚可,可是初春河水剛剛融化,大地還沒化透,明明知道用富含動物蛋白的蚯蚓釣魚最有效,卻沒辦法弄到。

沒轍,我在水邊上用面餌靜坐了一兩個小時,無意當中一扭頭,看到了身後灌木叢中有一個“洋拉罐”——一種冬眠的有毒的蟲子,像桑蠶做繭一樣把自己封在一個小罐子裏過冬。

這個發現可不得了,洋拉罐富含動物蛋白,我小時候吃過,很香,就用它了!

於是,本來沒有什麼希望的新春第一釣,成了我的一段堪稱經典的回憶。

我在樹叢中找了一些洋拉罐回來,坐在水邊釣一會兒,洋拉罐用光了就再去找。

那天,我用這種夏天蜇人的小蟲子釣了好幾斤鯽魚。多少年過去了,這件事依然記憶猶新。

為啥我費大勁配的餌還沒人家隨手撿的蘆葦葉好用呢 第3張

用蘆葦做窩子能誘來草魚

還有一年盛夏,我們到朋友承包的一座水庫釣鯽魚。

大家這個餌、那個餌、海竿、手竿、小筏竿,一頓折騰,結果毫無建樹。

這不科學呀!不是説水庫裏有好多好多各種大小的鯽魚嗎?

臨近傍晚,水庫的老闆在廚房忙活得差不多了,才踱到水邊,一看我們的魚獲,立馬火了:你們這是幹啥呀?我這兒的鯽魚愛吃蚯蚓,你們瞎鼓搗啥呢?

我的天,這話你咋不早説?來的這幾個人沒人帶蚯蚓啊!水庫老闆畢竟是多年的朋友,大手一揮:來兩個體力好的,我領你們挖蚯蚓去!

隨後,幾個視死如歸的身影拎着鐵鍬在夕陽中悲壯地走向了遠方。

此時的我也挺着急的,可是乾着急也不是辦法。

我是從農村出來的娃,我有自己的經驗。

於是,我開始拔我身後的蒿草,要連根拔起,帶出土才行。

結果,我只拔了兩把,就得到了3條大黑蚯蚓,香煙那麼粗、筷子那麼長的,這種大蚯蚓能釣多大的鯽魚?

為啥我費大勁配的餌還沒人家隨手撿的蘆葦葉好用呢 第4張

洋拉罐成就了我的一段美好的垂釣記憶

我要表達的重點不是我先人一步,而是我懂得就地取材。

假如附近沒有蚯蚓可挖,這魚就不釣了嗎?

我想説的就是,泥底,尤其是黑泥底的水庫邊都會有草叢或者蘆葦,這些植物的根部都會有蚯蚓繁衍生息。

黑坑發現

有一次,我去黑坑溜達,因為時間有限,我只是去過過眼癮。

坑邊倒是有幾個人,收穫都不好。

我呢,本着不打擾任何人釣魚的釣魚人基本道德原則,在他們身後,與他們保持着一定距離,靜靜地觀望。

不知不覺地,我踱到了南岸。

這個位置坐着一個哥兒們,他的位置真是太好了,前面不遠處正好有一棵倒下的柳樹,柳樹的樹冠大部分沒在水裏。

我在他身後看了一會兒,他的釣點沒啥動靜,但是那棵倒下的柳樹樹冠處卻總有動靜。

定睛一瞧,我分明看到有草魚正悠閒地在樹冠中徜徉,也看到了草魚扯拽柳葉在水面產生的漣漪。

這是多好的機會啊!

為啥我費大勁配的餌還沒人家隨手撿的蘆葦葉好用呢 第5張

水下拍攝草魚食草

我忍不住和這個哥兒們搭了句話:“放草魚了?”

“嗯,放了五條,當天就被釣出去兩條,剩下三條,這不都在這呢嗎?在這兒待了好幾天了。”

他一邊説,一邊抬了抬下巴,指向那個倒柳樹的樹冠。

釣浮啊哥兒們!”作為一個合格的釣友,我熱心地開着方子。

“拉倒吧,試過的不止我一個了,這些天天天有人惦記這幾條草魚,用顆粒、玉米粒、各種面餌,啥都不好使啊!”

我似乎明白了,他們的關注點和我不一樣,於是我不再多説什麼。

週五的下午,我又去了一次,就是想看看那個柳樹冠中的草魚還在不在,可喜的是,魚塘空無一人,那幾條草魚依然在。

第二天上午8點前,我在那個樹冠中釣了四條草魚。不是説只剩下三條嗎?嗯,還有一條是去年的漏網之魚,個頭明顯大一些。

我用的就是釣浮的方法,但是誰都想不到,我的釣餌是柳樹嫩葉——我從身後摘的,滿魚塘隨處可見的柳樹葉。

另外,我當天用的是單鈎,怕掛鈎而已。

為啥我費大勁配的餌還沒人家隨手撿的蘆葦葉好用呢 第6張

泥底,尤其是黑泥底的水庫邊都會有草叢或者蘆葦,這些植物的根部都會有蚯蚓繁衍生息

在這篇小文中,我講了四個小故事,都是“投機取巧”的成功案例。

這幾個案例是無法直接複製粘貼的,因為水邊的事就像指紋一樣,不可能出現絕對的重複。

我的目的是拋磚引玉,把一種思路傳遞給廣大釣友,希望大家能夠把身邊可利用的因素儘量充分地利用起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wdyb.com/elpf/zizhi/npnr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