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漁翁釣魚吧 >

聚焦 >經驗分享 >

使用誘魚的餌料方法(二)

使用誘魚的餌料方法(二)

使用誘餌既有方法和原則,又有靈活性,繼續上一篇,本篇(二)介紹另外幾種巧用誘餌窩料誘魚的方法:

使用誘魚的餌料方法(二)
使用誘魚的餌料方法(二)

7、使用餌料誘魚的方法彙總——提前投餌造窩法

這種方法適合水域附近的住家户使用。無論在小水面釣魚還是在湖泊、水庫中釣魚,均可以提前投餌、造窩,如用家禽家畜的內臟、骨頭、剩飯等,投到垂釣窩點,使該窩點成為魚的食場,魚會慢慢的聚集到該窩點,然後下鈎垂釣,效果肯定會更好。

還可以用樹枝、青草、木棒投入水中。因為魚有棲息在草叢、亂石堆、樹枝堆中的生活習性,它們感覺到這裏是”安全地帶“。

8、使用餌料誘魚的方法彙總——窩外窩

魚發現餌料的過程是由遠及近的。首先是魚聞到了自己所喜歡的某種氣味,然後循着氣味游來;有的是發現了零星的餌料,便去吞食這些餌料,繼而發現更多的餌料。窩外窩就是在主窩的外圍投少量的餌料,以擴大餌料的影響範圍。當魚從主窩的外圍發現了可以吞食的餌料後就會慢慢地向主窩聚攏來。為什麼魚游到主窩而不遊走呢?因為主窩的餌料多,餌料又是氣味的,料多,氣味自然就濃,所以魚會游到主窩,一口就可以吃進很多餌料,魚當然會聚集在主窩而不再遊走。

 9、使用餌料誘魚的方法彙總——投了誘餌,不要立即下鈎

投了誘餌後稍等片刻再下鈎。有經驗的釣者都是這樣做的,他們投了誘餌後坐下休息片刻,或者整理漁具,做好施釣準備,然後才不慌不忙的下鈎。這麼做的原因是誘餌入水至被魚發現是需要一定時間的,也就是説:得有個過程,除非是把魚餌正好投在魚窩裏。魚的活動量受季節、氣温的影響,氣温適宜,魚活躍,遊動量大,活動的範圍很廣;水温過高或過低,活動量會減少,甚至卧於水底不動。誘餌即使有很濃的、魚很喜愛的氣味,被魚的嗅覺感覺到直至游來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根據釣魚人的體會和實踐,春秋兩季,投了餌後至窩裏有魚至少要半個小時以上;夏天或者早秋,也得20分鐘;早春和冬季,往往要1個小時才行。若窩裏沒有魚,釣者就下鈎,兩眼得注視着,手得握着竿,就會浪費精力。若你再不時提竿,動動鈎,就會驚嚇了魚兒。

 10、使用餌料誘魚的方法彙總——根據氣温投放魚餌

魚的食慾魚氣温有着密切的關係。當氣温在20攝氏度-25攝氏度時,魚最為活躍,食慾旺盛,需食量增加,若在這種氣温條件下釣魚,誘餌的投放量要大一些,以滿足這些魚的需求。若氣温在37攝氏度以上或5攝氏度以下,魚基本上停止進食,這時的誘餌投放量可以小一些。按季節來講,春季、秋季用餌量宜大,夏季、冬季用餌量宜小。不過,早春和晚秋,氣温也不高,用餌量也不宜過大。

11、使用餌料誘魚的方法彙總——根據水質投放誘餌

水有肥水、瘦水之分。肥水中微生物多,植物在腐爛後形成的腐殖質多,也有的是從水域周邊流入的肥水,或者是養魚主用牲畜糞、家禽糞餵魚,使水變肥。瘦水洽籤相反,水中腐殖質和各種微生物較少,水質清澈,人可望到水底。肥水與瘦水的酸鹼度各不一樣,肥水屬酸性水質,瘦水屬鹼性水質。在酸水中生活的魚食腥臭味、酸味的魚餌,在鹼水質中生活的魚喜事香甜味的魚餌。所以,到了釣場首先應瞭解該處是什麼性質的水質,然後考慮該用什麼氣味的誘餌。

12、使用餌料誘魚的方法彙總——根據魚的密度投放誘餌

不同水域中魚的密度是不一樣的。尤其是養魚場和自然水域,魚的密度差別很大。不過,魚的密度也與水的面積有關。水面很大,魚的密度不高,水面小,如池塘,魚的密度高一些。顯然,魚的密度高,就很容易發現和接近魚餌,餌的用量不需太大。而水面大,魚稀少時,用餌量宜大,以擴大誘餌的影響力。如有人在水庫釣魚,一次就投下幾十千克玉米或者餅塊,其目的就是擴大誘餌的影響作用。

標籤: 誘魚 餌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wdyb.com/jj/jingyan/opn8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