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漁翁釣魚吧 >

聚焦 >釣魚資訊 >

蒙古主要路亞冷水性魚種簡介

蒙古主要路亞冷水性魚種簡介

哲羅鮭,蒙古流域中的霸主,終年絕大部分時間棲息在低温(15℃以下)、水流湍急的溪流裏。冬季因受水位的影響,在結冰前逐漸向附近較深的水體裏移動,尋找適於越冬的場所。春季開冰後,即溯河向溪流作生殖洄游,8月以後向幹流移動。性成熟需5齡,生殖期於5月中旬開始,水温在5—10℃左右。哲羅魚非常貪食,是淡水魚中最兇猛的魚種之一。覓食時間多在日出前和日落後,由深水遊至淺水岸邊捕食其他魚類和水中活動的蛇、蛙、鼠類和水鳥等,其他時間多潛伏在溪流兩岸有隱蔽的水底。一年四季均索食,夏季水温稍高時,食慾差些,甚至有停食現象;冬季不停止攝食,僅生殖期停止攝食。

哲羅鮭(TAIMEN)鮭科魚類是一個敏感的物種,需要純淨的生態系統,蒙古溪河水質清潔,生物繁多給這些古老原始魚類一個棲息繁殖的絕佳場地,現在這些古老的魚類在蒙古繁衍生息也得到了蒙古國政府和WWF的大力保護,哲羅鮭是鮭科類最大的魚種,通常見的體長80cm—100cm,還會經常遇到150cm以上的,現在被FLY以及LURE遊釣愛好者作為了自己的對象魚,幸運的是它們被很好地保護起來,通過有限度地開放,遵循捕獲後釋放的遊釣原則,為哲羅鮭保護基金籌集資金。

蒙古主要路亞冷水性魚種簡介

細鱗鮭,蒙古當地稱之為(林諾克),為冷水性魚類,多棲息於水温較低、水質清澈的流水中,冬季在支流的深汀中越冬,產卵為4月中旬至6月,水温為4—12℃,產卵在水質清澈、水流較緩的砂礫底質的江段或哨口的下端。仔魚喜歡潛伏再砂礫空隙之間,不常遊動,通常以小魚、水生昆蟲、岸邊生活的小動物以及植物為食。極貪食,其胃內食物可占身體重的10%左右,更能捕食為自身身體長二分之一大小的魚類。每天食慾最旺的時間是早晨和傍晚,其他時間多潛伏在溪流兩岸有廕庇的水底。

蒙古主要路亞冷水性魚種簡介 第2張

五道黑,又名河鱸、赤鱸。生活於植物叢生的江河、湖泊中。通常有兩個類羣:一個種羣生活於沿岸淺水區,以無脊椎動物為食,個體較小,生長也慢些;另一個種羣棲居於深水區,以小型魚類為食,個體大些,生長較快,三冬令可達成熟,最大個體可達500mm。仔魚以浮游動物為食,體長40毫米時,則以小型魚類為食,有時亦食些水生昆蟲和甲殼類。河鱸在夏季攝食比冬季為旺,產卵時期通常停止攝食。開始成熟的親魚為5冬齡,早春解凍後,水温達7—8℃,即在水勢平穩的場所進行繁殖。

蒙古主要路亞冷水性魚種簡介 第3張

白斑狗魚雖分佈於高寒地帶,卻屬於亞冷水性魚類,相對於適應温度比較廣,適應能力比較強,適應温度範圍為0℃—30℃,在35℃情況下仍可以生存,最佳攝食温度為16℃—26℃。根據甘肅的研究成果,最適生長温度是23℃—24℃。幼魚集羣活動,成魚分散覓食,行動迅速敏捷,常活動於水草叢中。白斑狗魚有階段性殘食的特點。8釐米以上,相互防禦能力增強,殘食現象逐步緩解,到15釐米以後,自相殘食現象基本得到控制,但成魚階段餌料魚缺乏時,仍會出現。

蒙古主要路亞冷水性魚種簡介 第4張

北極茴,又名棒花魚。茴魚科Thymalidae,茴魚屬Thymallus6種。體長形,側扁,前背窄稜狀。吻鈍短,眼大,口裂稍斜,上下頜約等長,各有一行細弱牙。鱗中等大,尾鰭深叉形,分佈於額爾齊斯河流域,為冷水性底層魚類。喜生活在山麊砂底的清澈激流中,食性以水生昆蟲及軟體動物等為主。北極茴魚特點是個體大,生長快,懷卵量大,產卵期早,多為冷水性魚類,其體形多呈長形或紡錘形,游泳能力強,肌肉結實,味道鮮美。冷水性底層魚類,生活於砂礫底質的清澈流水中,以水生昆蟲及幼蟲為食。分佈於額爾齊斯河水系。體長形,側扁,前背窄稜狀。口裂斜,上、下頜各有齒1行。背鰭高達,上緣圓凸脂鰭很小,尾鰭深叉行,下葉常較寬大。背部深紫色,體側淡黃色。成魚體側有較多的斑點且顏色鮮豔。雌雄在外形上區別比較明顯,雄魚背鰭特別高大且鮮豔,雄魚背鰭較低。

蒙古主要路亞冷水性魚種簡介 第5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wdyb.com/jj/zixun/dqn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