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漁翁釣魚吧 >

聚焦 >釣魚資訊 >

白鱘的絕跡,中華鱘的瀕危,三峽,葛洲壩會是魚類洄游的攔路虎嗎

白鱘的絕跡,中華鱘的瀕危,三峽,葛洲壩會是魚類洄游的攔路虎嗎

對於長江,中華兒女一點不陌生。畢竟在有史記載以來,長江,黃河一直都被公認為我們中華民族的生命源泉。它們承載着中華名族幾千年的文明發展,但是,事有雙面性,長江黃河能給我們帶來文明,卻也同樣扮演着摧毀者的角色。

白鱘的絕跡,中華鱘的瀕危,三峽,葛洲壩會是魚類洄游的攔路虎嗎

我們不難看出,長江黃河歷史以來也是每朝每代的一塊心病,枯水期還好,但是到了汛期,真的是讓沿途一代提心吊膽,甚至亡命天涯!

也是隨着科技的發展,新中國對於長江黃河的治理一步步規劃完善。就如長江,兩座世界級大壩的建成,無不是利民利國,但是也有些人一度的不贊成大壩的落成。因為,他們認為,大壩的建成會嚴重的影響水域的生態平衡。那麼,我們可以參考,到底大壩會不會對水域生態造成影響?

‬1988年葛洲壩落成

葛洲壩水利樞紐它位於中國湖北省宜昌市境內的長江三峽末端河段上,距離長江三峽出口南津關下游2.3公里。它是長江上第一座大型水電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低水頭大流量、徑流式水電站。1971年5月開工興建,1972年12月停工,1974年10月復工,1988年12月全部竣工。壩型為閘壩,最大壩高47米,總庫容15.8億立方米。

白鱘的絕跡,中華鱘的瀕危,三峽,葛洲壩會是魚類洄游的攔路虎嗎 第2張

葛洲壩工程的研究始於上世紀50年代後期。1970年12月中旬,周恩來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了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的有關問題。隨後,毛澤東作出批示贊成興建此壩。12月30日,8萬軍民舉行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開工大典,中華民族朝着“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的宏偉藍圖邁出了第一步。

白鱘的絕跡,中華鱘的瀕危,三峽,葛洲壩會是魚類洄游的攔路虎嗎 第3張

葛洲壩的建成,可以説在當時,確實對長江水患的治理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一環,同時,它還擔負着發電,疏運的作用,僅兩項,都是體現利國利民的角色!

‬2006年三峽大壩落成

新中國成立後,”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就提出三峽大壩項目,但遲遲未能開工,到1992年方案才通過,1994年開始建設,2006年5月20號修建成功,屬性混凝土重力壩。三峽大壩全長2309米、高185米,呈梯形形狀。三峽大壩175米正常蓄水位高程,總庫容393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形成總面積達1084平方千米的人工湖泊。安裝32台單機容量為70萬千瓦的水電機組,裝機總量2250萬千瓦,中國的偉大創舉。

白鱘的絕跡,中華鱘的瀕危,三峽,葛洲壩會是魚類洄游的攔路虎嗎 第4張

三峽大壩為一級建築物,按1000年一遇洪水設計,大壩由三部分組成,即泄洪壩、電站廠房擋水堤壩和左右庫非溢流壩,大壩為重力式,泄洪採用挑流消能方式,三峽大壩的基礎巖石為堅硬的完整花崗巖,大壩設計地震裂度為Ⅶ級。

白鱘的絕跡,中華鱘的瀕危,三峽,葛洲壩會是魚類洄游的攔路虎嗎 第5張

三峽‬大壩‬的‬落成‬,真正‬的‬可以‬説‬,對於‬長江‬的‬治理‬起到‬了‬定性‬作用‬。同時‬,三峽大壩‬不僅‬作用‬於‬治理‬水患‬,發電‬,航運‬,還‬是‬著名‬的‬旅遊‬景點‬,這‬難道不是‬利國利民‬之舉‬?

葛洲壩,三峽大壩對生態是否造成影響

其實,對於兩座大壩的建成,攔截長江。對於生態的影響肯定是有,事無完美,利弊均衡這個道理我們不懂嗎?

但是,為了國家的發展需要,舍小護大才是基本。對於自然生態的平衡影響,建造大壩之時,設計師們都有計劃在內。就比如三峽,同樣也建造了一定的魚類洄游模擬地,雖然可能效果沒有那麼的好,但是聊勝於無,做了肯定要比沒做要強!

白鱘的絕跡,中華鱘的瀕危,三峽,葛洲壩會是魚類洄游的攔路虎嗎 第6張

而且,特別是為了保護長江的國寶級魚種,中華鱘。設計師特別在,葛洲壩下方專門為中華鱘設置了一處排卵場地,只不過好像真的收效不大。但是,據報道,即便如此,監測中心檢測到中華鱘好像已經自我尋找到另外一處產卵地點,這也算是一種好的現像。

據統計,三峽庫區魚類108種,建庫後,由於上游生態環境的改變,約有40種魚受到不同程度的不利影響,種羣數量明顯減少。

據《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及生境狀況公報(2019年)》顯示,葛洲壩下宜昌江段中華鱘繁殖羣體估算數量為16尾;洞庭湖和鄱陽湖枯水期分別監測到長江江豚252頭次、1049頭次;長江上游攀枝花至重慶江段調查到特有魚類37種。長江流域合計放流經濟水生動物37.6億尾(只)、珍稀特有水生動物795萬尾。

白鱘的絕跡,中華鱘的瀕危,三峽,葛洲壩會是魚類洄游的攔路虎嗎 第7張

大壩的攔截,勢必會對魚羣洄游,產卵造成影響,但是,至少國家對於生態的人為投放,還是起到了一定的舒緩作用!

‬白鱘的絕跡,中華鱘的減少,不能把責任歸功於大壩!

白鱘:體長為2~3米,體重200~300公斤,最大的體長可達7.5米。又稱作中華匙吻鱘,和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鱘同屬匙吻鱘科的物種。另名為中國劍魚,是中國最大的淡水魚類。因為其吻部長狀如象鼻,又俗稱為象魚。中國古代白鱘被稱為鮪。春季溯江產卵。主產於中國長江自宜賓至長江口的干支流中,錢塘江和黃河下游也有發現。是中國特產稀有珍貴動物,屬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有“水中大熊貓”之稱。2020年1月2日消息,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被宣佈於2019年12月23日滅絕。

白鱘的絕跡,中華鱘的瀕危,三峽,葛洲壩會是魚類洄游的攔路虎嗎 第8張

白鱘,絕對可以説是國寶中得國寶,真正可以追溯億年前的歷史。但是,他真正得滅絕,不能怪到大壩,因為不管是大壩建成還是沒有,白鱘的數量也是每年都在減少。畢竟,新中國成立以後,經濟發展處於高速發展中,而經濟的發展少不了工業污染,還有當時沒有完善的亂捕撈作業,和對於它的保護措施。所以,才導致它走向了滅亡,也許,確實也是物競天擇吧,畢竟白鱘的存在時間過於長遠了!

白鱘的絕跡,中華鱘的瀕危,三峽,葛洲壩會是魚類洄游的攔路虎嗎 第9張

中華鱘:硬骨魚綱鱘科的魚類。常見個體體長0.4-1.3米,體重50-300千克;最大個體體長5米,體重可達600千克。是長江中最大的魚,故有“長江魚王”之稱。體呈紡錘形,頭尖吻長,口前有4條吻須,口位在腹面,有伸縮性,並能伸成筒狀,體被覆五行大而硬的骨鱗,背面一行,體側和腹側各兩行。尾鰭為歪尾型,偶鰭具寬闊基部,背鰭與臀鰭相對。腹鰭位於背鰭前方,鰭及尾鰭的基部具棘狀鱗,腸內具螺旋瓣,肛門和泄殖孔位於腹鰭基部附近,輸卵管的開口與卵巢遠離。中華鱘是底棲魚類,食性非常狹窄,屬肉食性魚類,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動遲緩的底棲動物為食,在海洋主要以魚類為食,甲殼類次之,軟體動物較少。中華鱘幼魚主食底棲魚類蛇鯤屬和蛹屬及鱗蝦和蜆類等,產卵期一般停食。

白鱘的絕跡,中華鱘的瀕危,三峽,葛洲壩會是魚類洄游的攔路虎嗎 第10張

據統計:報道引用中國工程院2013年的綜合評估報告顯示,這座“長江第一壩”截流前,每年洄游到長江上游金沙江一帶產卵的中華鱘超過3500尾,1985年下降至2000尾,2005年已不足500尾。2010年,中華鱘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入“極度瀕危”(CR)級別。

中華鱘的特點就是每到產卵季就會沿江而上到了產卵地產卵後後游回大海。每年的夏秋兩季,那些生活在長江口外淺海域的中華鱘就會迴游到長江,歷經3000多公里逆江而上,回到金沙江一帶開始產卵繁殖。等到中華鱘幼崽長到15釐米左右,就帶着他們游回大海。它們就是這樣,在長江裏出生,在大海里生長。

白鱘的絕跡,中華鱘的瀕危,三峽,葛洲壩會是魚類洄游的攔路虎嗎 第11張

不過,它們是回不到最適合他們產卵的宜賓一帶,因為1981年葛洲壩大壩的建設阻止它們的遷徙路線,使其無法到達河流上游的產卵場,因此產卵場被迫轉移到位於葛洲壩水壩下方的一個產卵場。最終好像中華鱘也沒將這處地點作為它們的產卵之地,但是,好消息是,中華鱘似乎已經找到了另外的場地產卵,經調查,確實也有消息證實,這也使得科學家與不興奮不已!

‬絕跡也好,瀕危也好,大壩不是主要因素!

在我認為,許多長江的原生態魚種的滅絕,還是減少,大壩也起到的作用真的可以説不是絕對的。個人還是認為,生態環境的破壞,以及人為亂捕,才是加速它們滅亡的根本!

不過隨着近幾年的漁政新令,長江流域的禁漁規定出台,我們大大也曾説:“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政策。長江水域,在通過認為放養,人工繁殖,瀕危的,即將絕跡的,慢慢的都開始往一個好的方向發展着。

白鱘的絕跡,中華鱘的瀕危,三峽,葛洲壩會是魚類洄游的攔路虎嗎 第12張

既然,規劃裏有,我們也在執行,那麼,最終的成效,只有多年以後才能看的出來。畢竟,時間太短,所能感受到的,也只是微乎其微的,不過最終我願意相信,時間能證明一切,不是嗎?

‬文章最後

大壩工程屬於利國利民建築,它在造福國人的同時,在適當的影響着生態發展,我以為,這可以接受。同時,在落成之後,及時的做出彌補,這又何嘗不讓人暖心呢?畢竟,取之於自然,回饋又如何能少的了呢?所以,不要盲目的偏執一詞,很多東西,都是在無形之中去改變着,補救着,只是你沒有發現而已。我還是認為,生態的發展,日後一定會有一個讓人開心,念想到的結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wdyb.com/jj/zixun/ykx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