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漁翁釣魚吧 >

聚焦 >釣魚資訊 >

船行至意大利熱那亞港,這兒的鯔魚跟我家鄉的不大一樣

船行至意大利熱那亞港,這兒的鯔魚跟我家鄉的不大一樣

熱那亞港是意大利的第一大港,是地中海沿岸僅次於法國馬賽的第二大港。早在中世紀,熱那亞、威尼斯、比薩三個港口就是意大利最著名的港口了。
現在,熱那亞港水域面積達230萬平方米,有兩條防波堤防護。港區由老港、新港和油港三部分組成,岸線總長約30千米,可停靠200艘船隻,同時裝卸100艘。

船行至意大利熱那亞港,這兒的鯔魚跟我家鄉的不大一樣

集山海靈氣於一身的熱那亞

熱那亞是意大利的一座古老、美麗的海濱城市,位於該國西北部的熱那亞灣,南臨漫長的海岸線,向東西方向延伸約25千米,北靠連綿起伏的亞平寧山脈,向內陸伸進約151千米,整個城市依偎在山坡之上。

我在做船員時曾多次到過這座城市,從海面向陸上看,這座城市的建築羣落依山勢向上而建,層層疊疊,錯落有致。

日前,我又做了一次西歐內陸旅行,有一條路線是從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到摩納哥,再到法國的尼斯,然後從尼斯去意大利的米蘭,往返途中兩次經過熱那亞,讓我真正領略了熱那亞的另一景觀,就是山區隧道和橋樑。

熱那亞坐落於山區和丘陵地帶,海拔較高,據説有些地方海拔高達1000米以上。

熱那亞也可稱得上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了,北部山脈構成了熱那亞的天然屏障,擋住了來自內陸的氣流,加上漫長的海岸線帶來的影響,所以該地區屬於典型的地中海氣候,氣温變化幅度小,冬暖夏涼。

船行至意大利熱那亞港,這兒的鯔魚跟我家鄉的不大一樣 第2張

駛往熱那亞的路標

在山區盤山高速公路上行駛,除了難得一見的長長短短的隧道和橋樑外,就是山上繁茂的松柏等樹木。

因為這裏越往北,大陸性氣候越明顯,秋冬季節雨量較大,適合樹林生長,所以這一地區也是意大利樹木最密集的地區。

最讓人大開眼界的是,這裏不同的海拔高度所生長的樹林品種也不同,從下往上依次是灌木叢和松樹、慄樹、榆樹、桉樹、櫟樹、冷杉,以及叫不上名的樹種。

船行至意大利熱那亞港,這兒的鯔魚跟我家鄉的不大一樣 第3張

俯拍熱那亞港

而山溝斜坡上的另一景觀就是別緻的民居,這些民居依山勢、順河流而建,有山做屏障,有水做環繞,山上樹木繁茂,山下綠地成片,屋前鮮花盛開,有彎彎曲曲的黑色路面相通,門前停放着小轎車。偶爾見到山民們種植的葡萄、橄欖、桃、杏、等水果和花卉,誰不感歎這裏真是世外桃源?

熱那亞港"甩"鯔魚

熱那亞港是意大利的第一大港,是地中海沿岸僅次於法國馬賽的第二大港。早在中世紀,熱那亞、威尼斯、比薩三個港口就是意大利最著名的港口了。

現在,熱那亞港水域面積達230萬平方米,有兩條防波堤防護。港區由老港、新港和油港三部分組成,岸線總長約30千米,可停靠200艘船隻,同時裝卸100艘。

船行至意大利熱那亞港,這兒的鯔魚跟我家鄉的不大一樣 第4張

熱那亞多彩而古老的色調讓城市顯得生動多姿

我曾在熱那亞港"甩"過鯔魚,有人要問,魚是釣上來的或是捕上來的,有"甩"上來的嗎?我就曾在熱那亞港將鯔魚"甩"上來過。

茫茫大海,有水則有魚,這話沒錯,但能否釣到魚則是另外一回事。

因為魚是一個活動的羣體,有時成羣結隊地來,又成羣結隊地走,有時又受到潮水、時間、氣候、地理等因素影響,因此,魚並不是總在海邊遊動。

説起海邊釣魚收穫的多少,我覺得一半取決於經驗和技巧,一半取決於運氣。

那一年,船到熱那亞港,船員們趁休息的工夫釣魚,幾個人船頭、船尾換了多個釣位,就是不見有魚咬鈎。

我和幾個不當班的船員又去碼頭上碰運氣,結果還是一無所獲,幾個沒耐心的水手都收線回船了。

船行至意大利熱那亞港,這兒的鯔魚跟我家鄉的不大一樣 第5張

船行至意大利熱那亞港,這兒的鯔魚跟我家鄉的不大一樣 第6張

熱那亞依山而建的建築

我與一名機工不甘心就此罷休,就沿着無船停泊的港池溜達,這一溜達真讓我們發現了奇觀。一個帶有城市下水道的港池內,離遠看沒什麼異樣,走近一看,水面銀光翻滾,憑經驗就知道,海面上有魚在遊動。

定睛一看,那是一條挨着一條的鯔魚。看個頭,大的應該不小於5千克,小的也有0.5千克左右。

我平生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大密度的鯔魚羣,簡直就是一條挨着一條,它們動作很慢,相互擁擠在下水道前的一大片水域內,非常壯觀。

我與機工驚喜若狂,趕緊投鈎垂釣,可它們就是不咬鈎,任你怎麼逗弄,它們都不上當。

浮魚不咬鈎,這也是我們當船員多年來總結出的一條經驗,大概是它們吃下水道的髒物已經吃飽了。

我與機工一商量,回到船上去取釣魷魚的錨鈎。那錨鈎是自制的——用一截鐵筋,下面焊五把大魚鈎,上面打一個孔,用於拴魚線。

我倆站在碼頭上,找好位置,就像水手靠碼頭撇纜一樣,把那錨鈎甩向魚羣,然後往上一拉線。這招真靈,一下子就鈎住鯔魚的脊樑骨,第一條大鯔魚就這樣被拉上來了,一連鈎上來十多條。

船行至意大利熱那亞港,這兒的鯔魚跟我家鄉的不大一樣 第7張

立交橋穿過港內

除了讓饞嘴的水手要去兩條外,剩下的鯔魚個頭都不小,不好處理。

我將魚切成段,破開肚子撒上鹽,晚上約幾個人燉了一條,魚肉卻沒有我家鄉渤海灣的小鯔魚鮮美。我的老家歷來就有"高粱米水飯小鯔魚"是最可口的農家飯菜之説。

當然,也可能是我在吃魚的時候總想着那下水道是如何污穢,或者是因為熱那亞的鯔魚太大,沒燉透。總而言之,還是老家渤海灣畔的小鯔魚香。

船行至意大利熱那亞港,這兒的鯔魚跟我家鄉的不大一樣 第8張

熱那亞的山地公路

這次經歷也讓我進一步認識了鯔魚。

鯔魚身形細長,最大的個體可長到1.8米長。鯔魚的頭短而寬,鱗片很大,背側呈青灰色,腹面呈淺灰色,兩側鱗片有黑色的豎紋。

鯔魚生活在沿海水域、江河的入海口,即喜棲息於鹹淡水交界處,這也是鯔魚聚集到城市下水道覓食的原因。鯔魚喜羣集生活,多以水底泥土中的有機物為食。

但是,由於鯔魚喜歡在河口處活動,自然養成了食用從陸上漂到海中的垃圾的習慣。現在人們往往抱怨從市場上買的小鯔魚有柴油味,其實就是因為這些鯔魚活動的地方離陸地太近而受到了污染。

船行至意大利熱那亞港,這兒的鯔魚跟我家鄉的不大一樣 第9張

個頭不大的一些鯔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wdyb.com/jj/zixun/yv75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