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漁翁釣魚吧 >

釣魚入門 >台釣入門 >

釣組使用的三要素(強度、速度、靈敏度)

釣組使用的三要素(強度、速度、靈敏度)

在我的垂釣觀點裏,習慣把釣魚的鈎、漂、線在內的線組稱為釣組;而線組只是大線和子線。

不同的魚種、不同的魚情、不同的釣竿、不同的環境,甚至個人不同的手法,對釣組的要求可謂千差萬別。所以,針對各種不同的需求,科學合理地配備釣組,是垂釣四項技術(釣位、釣鉺、釣具、釣法)釣具部分中最重要,也是最繁瑣的內容。

釣組的性能包括強度,速度和靈敏度三個方面,它們是一個統一而又矛盾的連環套。要想結合實際地處理好它們之間的關係,實乃垂釣綜合素質的突出體現。下面先説説釣組的強度。

一、釣組的強度

主要是大線、子線和鈎的關係,其中尤以大線和子線的關係最為突出。

釣組使用的三要素(強度、速度、靈敏度)

請記住:釣組強度的核心問題在於各個環節強度的匹配!

1.5配1.0;1.0配0.6是極其常見的線組。如果我問:1.5配1.0和1.2配1.0,哪個結實?答案絕對是後者。那麼1.5配1.0和1.0配1.0呢?答案更絕對是後者!因為子線通常是釣組的薄弱環節,大線與子線的強度越接近,拉力的分配就越均勻,對薄弱環節的保護性也就越強。

請記住:各個環節的強度越接近,匹配的程度就越好!

象1.5配1.0這類正常線差的線組,在休閒釣中是恰當的,目的在於保護心愛的浮漂和昂貴的釣竿,而且是多次使用。但在涉及到速度或靈敏度的競技釣中就不應該出現了,丟個漂或折根竿與冠軍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除非你是本着奧林匹克精神去的--重在參與。

對於競技釣來説,大線的粗細和子線的粗細毫無關係,二者的選擇都只針對目標魚。確定大線的原則是:在足以承受目標魚拉力的前提下越細越好;確定子線的原則是:在不影響目標魚吃食的前提下越粗越好。

大線細好處多多,以後會多次提到。子線儘可能粗除了提高薄弱環節的強度外,另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好處在於,可以放大浮漂的動作。因為浮漂產生動作的動力源泉,是鉺團移位過程中子線兜水時的阻力,子線越粗,兜水時的阻力就越大,浮漂下頓的動作也就越明顯。

千萬不要因為聽到一些説法比較新鮮就忘記了問題的實質。在上述兩個原則中,前提才是最最重要的,也是最見功力的。在瞭解了具體魚情後,如果你能夠馬上確定前提,問題基本就解決了。剩下的只是全面考慮一下其他因素的影響做些調整就是了。那兩個原則如果翻譯成普通的白話就是:大線沒必要太粗了;子線沒必要太細了。哈哈,就這麼簡單。但如果要問什麼是太粗;什麼是太細?原則就告訴你了。

前面講述匹配的原理,也並不是説線組的配置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子線和大線的粗細越接近越好,只要是針對魚情,子線完全可以比大線粗。90年代初北京一次大賽就有這樣的戰例。2~3兩的鯽魚,時速50尾左右,底加底截,水深1.8米,3小時,就一場,不換位。最後冠軍的成績是277尾,亞軍是204尾。當時絕大多數人的線組都是1.0/0.6,而冠軍的線組是0.6/0.5!這是將近20年前的事。

現在不是很講究頻率嗎,上鉺、拋竿你可以通過強化訓練來提高頻率,但大線切水的速度您是沒法練的,那是科學,和20年前一樣。當然,在更多數的情況下,子線還是細於或等於大線的,只要記住它們的確定都是針對魚就行。

大線和子線越接近,切大線的可能性就越大,咱們這兒應該沒有人傻到連這個都不知道,問題是如何對待。加大線號是最消極的做法。高手們總在找最好的線,目的還不就是為了儘量把線往細了用嗎。有一天超級面問我一事兒:“你説這線組怎麼往軸上卷才好往下捯呀?如果先掛鈎,鉛墜老刮線;如果後掛鈎,就得先把線捯下來才能往竿尖兒上掛”。我覺得這才是正道,應該在提高換線的速度上動腦筋,設法使換大線和換子線的時間差不多才行。對競技釣選手來説,換大線沒那麼可怕。我聽老面説過,有一哥們,為了一次比賽,準備了500多條大線!雖然有點過分,但這才是專業釣手的精神。

至於調漂,如果換線後還要現調漂,那實在是跟競技一點兒邊兒都不沾了。充分的準備絕對是競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最後再説説鈎的強度問題。由於刺魚的瞬間爆發力很強,而這個力又首先作用在最弱的環節子線上,如果鈎太硬,子線的負擔就過大,受損的程度也就相對嚴重。所以,有一定的韌性但又不易變形的鈎才是比較理想的選擇。

關於線組的內容,主要是針對競技釣的,於休閒釣意義不大。其中的一些思想僅僅是個人的理念而已,談不上教。如果你覺得對,那就是你的了;如果不對,可作為反面教材。

釣組使用的三要素(強度、速度、靈敏度) 第2張

二、釣組的速度

原理非常簡單,但與實戰關係密切,對競技釣來説尤其如此。雖然原理簡單,可是在處理上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它牽扯的因素較多,不像釣組的強度那樣只是針對目標魚。

釣組的速度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一擺、二擺和三擺;其次是浮漂的立水;此外還有拋竿和回魚。

一擺是指從鉛墜入水到水線垂直的過程,其速度主要取決於浮漂的吃鉛量和大線的粗細。吃鉛量越大,一擺的速度越快;大線越細,一擺的速度越快;否則相反。另外,一擺的速度與浮漂的立水速度也有很大關係。

二擺是指從一擺完成後到子線及鈎鉺垂直的過程,其速度主要取決於子線的長度和鈎鉺的重量(當然也包括比重)。

三擺是指從二擺完成後到鈎鉺落底的過程,其速度主要取決於鈎鉺的重量及比重,同時與線組的靈敏度也有一定的關係。噢,對了,還有個行程的問題,這就涉及到漂形和漂尾的長度了。

浮漂立水的速度,就其本身而言,首先取決於浮漂整體的長度,越短,立水越快。其次,浮漂的立水速度與漂體浮力中心點的位置也有很大關係,而這一點的最佳位置又與一擺的速度關係密切,實在無法説得清清楚楚。一般來講,一擺的速度越快,中心點的最佳位置越可以偏下一些;一擺的速度越慢,中心點的最佳位置越應該偏上一些。由此可見,一擺和浮漂立水的過程是重疊在一起的,因此,其速度也是一個混合產物。但無論如何,吃鉛量越大、大線越細、漂體越短,一擺和立水的混合速度越快是毋庸置疑的。至於浮力中心點的最佳位置,實操中能感覺出來,但若用文字來加以科學的描述,實在是做不到。我見過很多人選漂時用食指擔在中間,好像是在找平衡點,並以此來判斷其好壞。不能説一點關係沒有,但也意義不大。

一擺、二擺和三擺的過程完全可以從浮漂上看得清清楚楚:浮漂入水到立水完成基本上就是一擺的過程;之後有一個明顯的停頓,再開始緩慢下降,這段停頓的時間就是二擺的過程;從停頓後的緩慢下降到下降停止,即為三擺的過程。

最後是拋竿和回魚的速度,非常簡單:拋竿的速度和一擺的速度成正比;回魚的速度和釣組的強度成正比。

瞭解釣組的速度與實戰有着密切的關係,舉一個例子:比如底釣生口鯽,速度通常很快。其他方方面面的細節暫且不説,單就子線長度這一項,便與釣獲量有着很大的關係,因為子線的長度對二擺的速度影響極大。漂早就立起來了,點顆煙後才開始往下沉,到底就見口,起碼耽誤了一個上食的功夫。所以,底釣生快,子線絕不應該超過16公分(單鈎長度)。可根據魚的大小在15公分左右選擇。

釣組使用的三要素(強度、速度、靈敏度) 第3張

三、釣組的靈敏度

顧名思義,亦即釣組對魚吃餌反應的敏感程度。在釣組的三要素中,靈敏度是最重要的,因為它直接關係到魚吃餌的信號是否能夠在浮漂上反映出來的問題。同時靈敏度也是相對複雜的一項內容,因為這是最後平衡全局的關鍵。

對釣組靈敏度影響最大的應該是大線,其次是浮漂和子線.

大線越細靈敏度越高,這是毫無疑問的.還記得確定大線的原則吧:在足以承受目標魚拉力的前提下越細越好.其中的"越細越好",意義即在於使釣組保持儘可能高的靈敏度,以及拋竿和一擺的速度。

浮漂對釣組靈敏度的影響也很大,但其關鍵在於適合!好壞關係倒不是很重要.所謂適合,有兩重含義:一是浮力大小的適合,這是最重要的;二是漂形的適合.浮力的大小應該有一個範圍:其下限是確保將水線繃直,需要考慮的因素主要是大線的粗細,水深,水温等等;其上限則是要根據魚情,口越好,浮力的選擇就應該越大.適當地選用大漂,不僅能夠提高速度,同時還可以將水線繃得更緊,對靈敏度也是一個有利因素.可以抵消因漂身增大所增加的阻力,其結果是白賺了一個速度.當然這也是有一定限度的.漂形的適合完全是根據魚情,此乃另外一個極其敏感的話題,這裏不聊.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子線對釣組靈敏度的影響主要是其長度,子線越長靈敏度越低,但對魚吃食的干擾性越小,並且在降落的過程中還有一定的誘魚作用;子線越短(當然也是有一定的限度)靈敏度越高,但對魚吃食的干擾性越強。子線的粗細對釣組的靈敏度也有一定的影響,在不擋口的前提下越粗靈敏度越高。但子線粗細的選擇完全是根據目標魚,而且強度的優勢遠遠勝過靈敏度的優勢,因此可以不在靈敏度的考慮範圍之內。

瞭解釣組的三要素,對於我們根據魚情合理地配備釣組是很有幫助的.比如:靈敏度只是在中魚前有意義,中魚後就沒用了;而強度在中魚前毫無意義,只是在中魚後才能發揮作用.因此,當中魚是關鍵時,就應該突出釣組靈敏度的優勢,適當放棄釣組的強度,諸如各種難釣的魚.相反,如果魚口很好,靈敏度的意義就不大了,便應該在釣組配備上突出速度和強度的優勢.

然而,優良的釣組並不等於良好的魚獲,正確調釣的效果遠勝於釣組本身.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理想的釣組,又何談調釣.中醫基礎理論裏有這麼一段話:“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淤”。調釣與釣組的關係恰似中醫裏的氣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wdyb.com/dyrm/taidiao/dv37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