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漁翁釣魚吧 >

調漂 >技巧 >

化老師談浮漂的“靈”與“鈍”

化老師談浮漂的“靈”與“鈍”

當前,好多釣友對於調釣之説眾説不一,甚至懷疑大師們在蒙眾網友。幾年前,在好多平面雜誌上就有調釣的一些學説或釋疑的文章已經很多,因為寫文章的的先生們或釣友們我大部分都不認識。學識、理論高的作者把流體力學、物理、數學等理論知識都表最近文字上,這類文章的體現使得好多文化層次低的釣友看的一頭霧水。

釣技好而文化水平不高的釣友又在文章上做出詳細的解釋,讀者們也得實質的東西,另外,釣友們的釣技水平高低不一,而且認識釣技的層次也不一樣,釣的少而寫文章多的、釣的多寫文章少的又出現理論和實踐的不統一,在我看來我們不必刻意的去爭執這些一方面的問題,權當是做一項樂趣去對待也未嘗不可。

釣魚這一項户外運動的真諦是磨練意志、陶冶情操、鍛鍊身體。實際操作當中又是非常全部的運用的活動。釣魚是學到老而無盡,釣到老還有不明白的課題,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一羣活體。

化老師談浮漂的“靈”與“鈍”

八年前,在老鬼釣魚學校就調釣靈鈍一方面的問題我和翟少明、劉樹森、鍾舜堯、程寧幾位同仁做過爭論和平衡,為了在給學員授課中達到統一,避免教練口徑不一。我們把調的高為鈍、釣的高為鈍、調的低為靈、釣的低為靈的説法體最近課堂上,就靈鈍這課題我們再把它放到實踐中去,讓釣友們去評論。

1、調高的體現取一隻浮標,調十目,釣三目,用輕餌,在水下的體現是雙餌懸浮,這樣看起來確實很靈。真的把這一套拿到岸上,擺出這種狀態,我們用嘴輕輕一吹,雙餌晃動,靈再回到水裏,一條小鯽魚游到下鈎的餌前,離餌還有十幾毫米時開始吸食餌,餌微微一動;離嘴還有一半距離,但浮漂一動未動,沒有信號出現,又過來一條比上次那條大一點的魚,也是在同樣的距離吸食餌料,餌料動的幅度到了嘴邊,浮標信號是微微好吧挫,提竿不中魚,再掛同樣大的兩顆餌再下去,過來一條大的鯽魚,也是同樣的距離吸食餌料,餌料進口且浮漂下挫一目的信號出現,提竿中魚。 

2、同一支浮漂,調六目釣三目,同樣的餌料,掛同等大小,再來三條這樣的魚,仍然是同等的吸餌距離。餌是一餌輕觸底,一餌懸餌的位置現狀改變),還是吸食下鈎。第一條魚吸食餌料,餌料到了嘴邊,浮漂微微一個下挫信號,提竿不中魚,掛餌再釣。第二條中等大小的魚,一口吸到嘴裏,浮漂下挫一目半,提竿中魚,掛餌再釣。第三條魚,餌料非常容易進嘴,並且魚繼續前遊,浮漂信號反映是黑漂,中魚,調六目釣三目中兩條魚。

3、再把浮漂調四目釣三目,還是原先的餌料,掛的還是一樣大。餌料下沉到位,下鈎躺在水底,子線略微彎曲,上鈎觸底。再來這樣三條魚吃餌。第一條吸食魚餌,仍在同樣的距離上,餌料一動不動,再近一半的距離繼續吸食,餌進嘴,貼近鈎部彎曲的子線 晃動好吧,浮漂無信號,小魚吧餌料吐出來,彎曲的子線又晃動好吧,浮漂仍無信號,小魚再次把鈎上剩餘的餌料吸進嘴時接着前遊,子線跟着魚移位,浮漂微微下挫,提竿中魚。掛餌再釣。第二條魚,第一口吸食,餌料到嘴裏但不深,彎曲的子線晃動幅度大,浮漂微微下挫一點,提竿中魚,剛把魚提起離底,脱鈎跑魚。第三條魚,一口進嘴,明顯吸的深,浮漂下挫一目,提竿中魚,調四目釣三目,中二條跑一條。

化老師談浮漂的“靈”與“鈍” 第2張

綜上三種調目不同,釣目一樣,這是我在水下觀測系統,觀察後的全部的分析後舉的例子。因為我們是單講調目高低的靈鈍之説,這不包括其他因素,例如餌硬、線粗等。而釣的這小、中、大鯽魚,都是未被釣過,而且是正常吃餌(也不包括猾口魚和另外因素)。浮漂露在水面之上的部分,想讓它下沉出信號,必須是魚來操作,而我們調漂時,從高目調到低目,必須用加鉛皮的辦法進行調整,鉛皮有重量才能把浮漂拉下去。真的把鉛皮剪掉,那麼來把它拉下去,是魚。

肯定浮漂在水面露的越多,魚拉的就越費勁。咱們調十目釣三目,其中的水下七目,是由餌重把浮漂拉下去的。由於水的浮力和張力(這樣説不清楚對不對)作用,浮漂自身在沒外力的作用下,肯定浮在水面上。所以,調目以後剩在水面上的部分,就需要力來把它拉下去。因為這樣我們才稱它叫做剩餘浮力。而就是這四個字,最近我也不敢説了,因為有文章説這是錯誤的。但否認剩餘浮力這種説法的先生,你得給這種現象起個名字,有60%釣友認可。也可能是文章我看的少,至今還沒發現真名叫什麼。

我認為調的低應該稱為靈,我們是為了釣魚,調釣靈鈍的使用也是在魚上,除其釣魚之外,愛説靈就靈,説鈍就鈍。真的説,調的越高越靈敏,那麼,換位置思考,那就用大漂就靈,用小漂就鈍。單純的説一個靈字,咱們想象的就是敏捷、快。歸納起來,反應速度和反應幅度。

真的調的高就靈,當我們釣小口魚,冬釣大棚的時候,很少見調八目、調十目,常見的都調三目、調兩目。口強調高目,口弱要加鉛,説明了什麼各位不妨認真思考。排除靈鈍之説,在調漂時,釣者是根據魚情去設定用的漂型,漂號,無論靈和鈍怎樣,調和釣,能釣上魚,能釣的比別人多,才是硬道理。理論是為了應用,實踐當中又能出更多理論,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而用的好才是能者。

我有一個很好的應用經驗,我到一水域釣魚,鯉魚、草魚、鯿魚都有,我主攻鯉魚、草魚,而都在三斤以上,前提是不知這台水域天天有人釣,鈎跑、鈎蹭的魚很多。我調十二目釣三到四目,上半天能釣上來的大部分是鯉魚,大信號明顯,小信號倒是模糊,但只釣了一條草魚,水底是風化石底,淤泥很薄,我把十二目加鉛皮變成調七目,還是釣三目左右,下午釣的草魚就多於鯉魚。下挫一目就提竿,釣上來的是草魚;下挫三目或者黑漂,則是鯉魚。

釣上來的草魚經觀察,嘴和身上都有傷,它們吃餌時非常小心,後來才清楚,鯉魚是從網箱跑出來的,喂顆粒養成了大張口搶食的習慣。草魚是從小在這種水域長大的,基本不喂,吃餌張口不大,再加上害怕,吃餌輕,所以,調高目時小信號模糊的現象,就順理成章了 餌重調目高,餌輕調目低;搓餌調目高,拉餌調目低;重餌信號大,輕餌信號小;搓餌信號大,拉餌信號小。所謂調高一目也叫高,低一目也叫低。釣也是這樣,在應用中,魚情決定運用。我們不要老在一句話,一條應用中去嘮嘮叨叨,釣魚,是一項非常全面複雜的運用。

標籤: 浮漂 老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wdyb.com/tp/jiqiao/925n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