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漁翁釣魚吧 >

釣魚方法 >釣魚方法 >

怎樣掌握“拉浮”技術詳細分析

怎樣掌握“拉浮”技術詳細分析

隨着“台釣”在我國大陸地區的逐步流行,釣友中也隨之湧現出許多“台釣”高手。尤其在釣鯽方面,“高手”更是層出不窮。在魚塘邊看這些釣卿高手一條接一條,有時甚至兩條兩條地往上拎魚,真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據統計,現在一小時能釣獲60尾鯽魚不是什麼奇蹟了,真正的“高手”一小時釣獲尾數可以達到100尾以上。這些釣手能夠達到如此高超的垂釣水平,除了他們在“台釣”技藝上有自己的獨到功夫,調製的飼料高人一籌外,正確掌握“釣浮”的時機可以説是其中關鍵的一環。

怎樣掌握“拉浮”技術詳細分析

“釣浮”,也叫“半水垂釣”,用北京釣友常説的叫“拉浮”,意思就是將習慣於在水的底層覓食的鯽魚設法吸引到水的中層來吃食。它的好處是改變單一的使釣餌由水面到達水底的做法,而將魚兒咬鈎的過程縮短為魚餌進入水的中層或中下層時便立即咬鈎。因此,在魚塘、天氣等條件適合浮釣的情況下,釣底和釣浮的收穫量往往相差一倍以上。可見“釣浮”在垂釣鯽魚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釣浮”雖然是一種快速上魚的好技法,但還必須運用得當,正確掌握它的時機。我曾見到有些釣友聽人家講釣浮上魚快,於是一到塘邊支起魚竿就馬上釣浮。結果,適得其反,究其原因,就是這些釣友還沒有正確掌握釣浮的時機。

時興“台釣”以前,就有釣浮一説,那時釣獲的主要對象是習慣於在中下層的魚。尤其碰上悶熱天氣,氣壓低,草魚一類的中下層魚會游到中上層來覓食。這時用釣浮的方法往往有所收穫,但 絕少有釣獲鯽魚的時候。

“台釣”的釣浮則不同於以前的釣浮。它是利用“台釣”餌料遇水速溶的特點,將習慣於在水底覓食的鯽魚引誘到水的中層來。所以這裏就有一個“拉”的過程和“拉”的時機,其中“拉”的時機又很關鍵。我個人對“拉浮”的體會是:“釣浮”所用的浮漂與鉛墜的浮重比例與平時釣底可以一樣(有的釣友在釣底時使用浮力與鉛墜相匹配的浮漂,釣浮時再換一支浮力稍大一點的浮漂),拋鈎後首先釣底。這時要不斷地提竿換飼料,目的就是使掛在魚鈎上的飼料在提拉過程中和水的阻力作用下脱離魚鈎,由中而下地慢慢散落。大家都知道,“台釣”的飼料大部分都是經過膨化的植物性物質,入水後很快就會溶化於水中,我們在反覆的提竿換食過程中,魚餌由上而下地不斷散落、不斷溶化,漸漸形成一個由水的底層到中下層的立體霧狀誘餌窩子。魚兒在這個立體的誘窩只能聞到餌料的香味,卻吃不到實際的餌料,所以當掛有餌料的魚鈎慢慢落下水時,魚兒就會出現爭搶鈎上餌料的情景。當魚兒爭咬魚鈎的頻率加快,往往是拋入水中的魚鈎落到水底或即將落到水底(反映在浮漂上就是剛剛降落或還沒有降落到事先校對好的目數上,浮漂就出現上下不規則的抖動)時就有魚兒咬鈎,這時就要考慮開始“釣浮”了。

釣浮的要求是,首先將浮漂向下(魚鈎的方向)移動20--30釐米後繼續垂釣。此時在魚鈎降落的過程中,就會有魚咬鈎的可能;如果魚鈎繼續下降,浮漂自然會漸漸全部沒入水中,釣手應及時抖腕提竿換食,這時往往會有魚兒上鈎。反覆幾次之後,如果魚兒咬鈎的時機又提前,則應再將浮漂向下移動20--30釐米;反之,如果浮漂沒入水中數次,提竿後無魚,就要考慮將浮漂適當地向上(魚竿方向)移動一點。如此反覆動作,直至魚鈎距水面50-70釐米為理想深度。

只要能夠根據水下魚情的變化,適時調整浮漂的位置,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和實踐,你也會像那些釣鯽高手一樣在魚塘邊上大顯身手。

標籤: 拉浮 技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wdyb.com/dyff/fangfa/jyyv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