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漁翁釣魚吧 >

釣魚入門 >台釣新手 >

釣不到魚,或許不是你的餌料、釣技不行

釣不到魚,或許不是你的餌料、釣技不行

我們在釣魚時會有這種現象:有魚咬鈎之後,如果這條魚還沒有出魚窩就跑掉了,那麼在這個窩子裏短時間內就很難釣到魚了。這難道是因為跑掉的魚給小夥伴們報信了,導致其它魚逃離魚窩了嗎?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魚兒又是通過什麼方式傳遞危險信號的呢?

釣不到魚,或許不是你的餌料、釣技不行

從現在的認知來看,動物之間傳遞信息無非就是聲音、氣味、超聲波幾種。當一條魚咬鈎之後會劇烈掙扎,產生的聲音和水紋波動會把旁邊的魚嚇跑,如果這條魚被釣了起來,過一會其它魚就會回到窩子裏,但是當魚脱鈎跑掉了,那其它魚很長時間都不會到這個窩點。從這裏可以看出應該不是聲音的問題,如果是聲音造成的,那麼即使魚被釣起也可以發出聲音。那麼魚會發出超聲波嗎,會有特殊的氣味嗎?

現在有一種説法,認為魚兒脱鈎之後,體內會產生一種類似激素的物質釋放到水中,其它魚感受到這種物質之後就知道這片水域有危險,從而遠離危險區域。這種説法看起來比較靠譜,和實際情況也相似。

釣不到魚,或許不是你的餌料、釣技不行 第2張

通過實際經驗發現:釣到大魚後窩中沒有魚的情況持續時間更長,這是因為大魚釋放的激素更多,能更長時間地留在水中;在魚窩中心跑魚,沒有魚咬鈎的時間更長,如果把魚拖離魚窩再跑掉的話幾乎不會影響窩中的其它魚,這是因為跑魚的位置距離魚窩比較遠的話,魚釋放的激素難以到達魚窩,窩中的魚自然接收不到危險信號。

當然這個觀點還沒有科學支撐,而且在對魚的解刨中也沒有發現有產生和釋放這種激素的器官,這還只是釣友們的猜測。

如果上面的猜測是正確的有些釣友就擔心了,釣上的魚放進魚護裏,是不是也會釋放激素把窩中的魚驚走,要不要把魚護放到遠離魚窩的位置呢?從實踐經驗來看不會出現這種情況,釣友們可以放心,不用把魚護放遠。

釣不到魚,或許不是你的餌料、釣技不行 第3張

都説魚只有7秒鐘的記憶,但這恐怕是錯的。釣魚人會遇到一種情況是一些被釣過的魚放回水中之後,下次再釣就難了,尤其是在一些小水域的池塘,隨着被多次釣起,裏面的魚也越來越難釣,我們稱之為“猾魚”。

這些猾魚被一次次釣起,並沒有忘記每次被釣起的經歷,它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變得更加的警惕。原來它們碰到餌料張口就吃,現在碰到餌料不會立即開口,而是在餌料周圍不斷試探,用身體或者嘴部碰觸餌料,這就會產生輕微的信號,釣者看到浮漂有動作就提竿,鈎上卻沒有魚;有時會發現窩中有魚,但就是不見有魚咬鈎,這是因為它們已經知道這是致命的東西了,不會輕易開口,只會吃掉落到水底的餌料。這就出現了猾魚難釣的現象。

猾魚不好釣,需要我們和它鬥智鬥勇,此時我們可以改懸墜釣法為傳統的底釣,並將浮漂調鈍。再狡猾的魚兒也不是好釣手的對手,當我們把一條難釣的猾魚釣上來後,這種滿足感比釣十條生口魚更有成就感。

釣不到魚,或許不是你的餌料、釣技不行 第4張

我們在一個窩點釣上幾條魚之後,就會出現上魚慢或者乾脆沒有魚咬鈎的情況。這可能是窩中的魚被釣沒了,需要一段時間才會有魚進窩,此時我們可以換個釣點;還有一種可能是窩中的魚被驚嚇到了,它們遊弋在窩點周邊的水域不敢進窩,此時如果繼續向窩中拋鈎,魚兒仍然不會咬鈎,可以試一試將鈎餌拋到距離窩子中心一米左右的地方,可能魚兒就在那裏。

除了以上這些因素會驚嚇到魚之外,像岸上的噪音、人和魚竿的倒影等都會引起魚兒的警惕,所以在垂釣時要選擇安靜、水質有些渾濁或者有水草的區域垂釣,穿的衣服也不要過於鮮豔。

釣不到魚,或許不是你的餌料、釣技不行 第5張

魚在食物鏈中處於比較弱勢的地位,尤其是淡水魚類,如經常釣的鯽魚、鯉魚等,它們沒有鋒利的牙齒、爪子,也沒有堅硬的外殼,為了能生存下來,在進化過程中形成了極高的警惕性和高超的逃跑本領。所以我們想要釣好魚,不僅要研究釣技、餌料,還要知道如何不驚嚇到魚。

標籤: 釣技 餌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wdyb.com/dyrm/taidiaoxinshou/yn2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