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漁翁釣魚吧 >

餌料技巧 >打窩 >

打窩後不發窩,是窩料的問題,還是釣點的問題

打窩後不發窩,是窩料的問題,還是釣點的問題

打窩後不發窩,是窩料的問題,還是釣點的問題

打窩,對每一個釣魚人來説,都是最基礎,最重要的事,打窩的效果好,那漁獲必然沒問題,打窩效果不好,就算窩子在魚窩、魚道附近,漁獲也只是寥寥,所以,上到大師大咖,下到新手菜鳥,對打窩這個事,都是很慎重的對待;但是,我們在野釣實戰時,不管多貴的窩料,還是多麼精心製作的窩料,都會有着窩料下去,浮漂猶如定海神針,絲毫沒有晃動的跡象,每到這個時候,我們都有有一個巨大的疑惑,到底是窩料不行,還是釣點不行?

打窩後不發窩,是窩料的問題,還是釣點的問題 第2張

這個問題,不管是多大咖啡的大師,都不敢拍着胸口給個確切的答覆,為什麼呢?因為魚在水面下,看不到,窩料打下去,到底有魚吃,還是沒有魚吃,到底窩子附近有沒有魚,這些在沒有魚口之前,各種不確定因素,都會導致浮漂紋絲不動,那麼,我們僅從已知的情況,如何判斷,到底是窩料出了問題,還是釣點沒有選擇好呢?其實這個問題,不管怎麼分析,都是猜測的成分比較多,而且各個區域的水情、魚情不同,分析的結果,可能有一定的偏差,但是,我們可以用排除法,來一樣樣確定,到底是哪裏出現的問題。

打窩後不發窩,是窩料的問題,還是釣點的問題 第3張

一、釣點的流速和窩料的比重

窩料的種類,其實是千奇百怪的,我們常見的,有種餌、顆粒餌、自制粉餌,那麼不常見的,如血餌、骨餌、內臟餌等,類似泥鰍、小魚打窩的,也不在少數,但是不管我們用哪一種類型的窩料,選擇的釣點,其流速的快慢,和窩料的比重之間的關係,對發窩效果,也就是發窩速度,有着非常重要的關係,而這一點,是很顯而易見的。

打窩後不發窩,是窩料的問題,還是釣點的問題 第4張

如果水流相對湍急,而我們用的窩料,比重相對偏小,直白的説,就是進水就被沖走,料不聚窩,那不管多香濃、多適宜的餌料,都不可能發揮太多的作用,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做到對釣點所在位置的流速,以及使用的窩料比重,有一個相對精準的認知,也就是窩料打下窩點,能不能留存,能不能聚集;實際上,我們野釣時,不管水面大小,一旦水深超過1.5米,都會出現水面相對靜止,但是水底有暗流,而且流速還不小,如果是重鉛打下去,因為能錨住,所以浮漂沒有走水的跡象,但實際上窩料早都被沖刷走了。

打窩後不發窩,是窩料的問題,還是釣點的問題 第5張

如何確定這一點呢?可以用較輕吃鉛的線組,試一下,因為吃鉛較輕的浮漂,我們調釣讓底鈎輕觸底,如果水底有暗流,會很明顯的將浮漂打斜,在確定了窩點的流速後,再比對窩料的比重、狀態,也就是溶散、霧化,水流越緩,那麼我們用霧化好、溶散好的窩料,誘魚效果就越好,反之,水流流速越快,就不能使用霧化、溶散好的窩料,用了之後,不僅沒有聚魚效果,反而極易招惹小魚鬧窩。

打窩後不發窩,是窩料的問題,還是釣點的問題 第6張

二、窩料的味型和釣點附近的植物特點要趨近一致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釣餌是釣餌,窩料是窩料,界限分得很明顯,尤其是在使用商品餌的時候,這種區分更為明顯;但是這本來就是一個錯誤的操作手法,不管是野釣、黑坑釣、競技釣,如果有魚羣進窩,那一定是先被窩料吸引,進窩,然後從窩子外圍覓食,然後在窩子的中心,因為釣餌相對於窩料,更為香濃,所以會吸食;那麼,如果窩料不對味,或者窩料一個味,釣餌一個味,那麼除非釣餌的香型,誘魚效果確實十分驚人,那麼正常情況下,魚羣始終不進窩,才是真實的情況。

打窩後不發窩,是窩料的問題,還是釣點的問題 第7張

鑑於此,我們在配置釣餌之前,應該先確定窩料的味型,然後再根據窩料的味型,調配釣餌的味型;那麼窩料的味型,我們應該用遵循什麼角度調配呢?除了目標魚喜食餌料的味型之外,更多的應該是以釣點周圍的植物特徵為主;比如,釣點附近有果林,那麼就算是釣鯉魚、鰱魚,我們在配置窩料時,適當地添加一些附近果林的果實味型;那麼有沒有可能釣點附近完全沒有植被特徵點呢?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既然有釣點,那就説明有水,只要有水,那必定附近有植被,這是整個地球都有的植被生態特徵,只要有植被,那必定有可以供魚覓食的草籽、樹葉等;

打窩後不發窩,是窩料的問題,還是釣點的問題 第8張

三、釣點和窩點,到底要不要放在一起

可能這一點,有些釣友會覺得很奇怪,釣點難道和窩點不是一回事麼?其實在沒有台釣之前,釣點和窩點,還真不是一回事;以前的傳統釣,打窩方式雖然以拋灑為主,但是,考慮到水有折射,所以窩料普遍打到釣點的前方,而類似梅花窩、十字窩、傘窩,都是講究有主有輔,但是並不是主窩料最多,而是要根據情況,至於釣點和窩點是否重複,那要看實際情況;而窩釣合一,其實是現代台釣流行,尤其是池釣為主的台釣,比較推崇的。

打窩後不發窩,是窩料的問題,還是釣點的問題 第9張

而野釣時,水底地勢複雜,比如多泥、多草、多雜物,窩料如果比對着釣點打下去,那麼釣點和窩點表面上重合了,但是其實也就是魚鈎觸底的地方和窩點重合,其他的窩料到底離釣餌有多遠、多高,這是不確定的;二則,目標魚不同,釣餌到底是在窩料最裏面,還是窩子最外面,這也是有講究的,對大多數魚來説,那肯定是窩子最外面,最安全,越靠近重心,窩料雖然多了,但是安全距離就無形中被縮小了;

打窩後不發窩,是窩料的問題,還是釣點的問題 第10張

那麼這個時候,如果目標魚是大魚,那麼窩料打的太集中,也就是窩釣合一,那等到大魚吃到釣點的時候,要麼就吃飽了,要麼就靠近釣餌時,就會警惕的逃竄,那浮漂自然沒有動靜;所以我們在誘釣大魚時,反覆強調一個守字,其實也是沒有辦法,就是期望大魚能在釣點處多次吃飽,養成習慣後,對窩點中心的釣餌喪失警惕性;但是,傳統釣中,則強調多個薄窩,釣窩邊,這樣發窩速度就會更快一些;

打窩後不發窩,是窩料的問題,還是釣點的問題 第11張

反過來,如果我們目標魚是小體型魚,本身對窩料的需求量就不大,其次,小體型魚一般都是羣居,都是喜歡搶食,那麼如果我們把釣點放到窩子邊緣,那反而沒魚去搶食鈎餌,因為都到窩料比較厚的中心區域了,這個時候,我們窩釣合一,釣點放在窩料最厚的位置,那自然魚口效果就更好,自然很快就會有發窩的跡象了。

打窩後不發窩,是窩料的問題,還是釣點的問題 第12張

打窩後,到底是個什麼情況,誰也沒有辦法説清楚,但是對釣點、窩點、窩料的上述分析,至少是我們從實戰經驗做出的歸納,雖然不一定完全正確,但是在正常情況下,大多數水域是比較適用的,我們可以在實戰中,按照上述分析結果,結合自己的經驗、水情,再做微調,那麼找到該釣點最合適的窩料味型、打窩方式、選釣點的特徵,這就是遲早的事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wdyb.com/erliaojiqiao/dawo/qozq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