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漁翁釣魚吧 >

餌料技巧 >打窩 >

打窩不發窩,不見得是窩裏沒進魚,為什麼呢?

打窩不發窩,不見得是窩裏沒進魚,為什麼呢?

打窩不發窩,不見得是窩裏沒進魚,為什麼呢?

不管是黑坑、競技釣,還是野釣,最怕的,就是打窩之後,浮漂紋絲不動,完全不知道到底有沒有魚進窩;很多釣友會認為,魚進窩,不是會帶動浮漂,有小碎口麼,沒魚進窩,那浮漂就沒什麼動靜了,這不是很簡單麼?

會這樣的認為的釣友,甚至還不在少數,但遺憾的是,如果認為魚進窩,僅僅是會導致浮漂有漂訊,那就真是大錯特錯了,在實戰中,如果有魚進窩,有且僅有小雜魚,才會無所顧忌的攻擊食物;

大多數體型略大點的淡水魚,對非自然來源的大堆食物,總是會保持一定的警惕性,會從遠離釣餌,窩點的邊緣開始試探,反覆若干次之後,確定鈎餌沒有太大的危險,才會進食鈎餌;

打窩不發窩,不見得是窩裏沒進魚,為什麼呢? 第2張

那麼問題來了,除非目標魚就是小體型鯽魚、白條、麥穗等,而在實戰中,大多數情況下,魚進窩了,是不太可能導致浮漂動作的,尤其是野釣,春釣、湖庫釣;

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野外水底多淤泥,一旦鈎餌沉底,除非有進窩魚覓食,攪動淤泥,帶動鈎餌,亦或者蹭線、撞餌,否則鈎餌是不怎麼會出現動作的;

而湖庫釣,情況也是如此,加上湖庫釣用得浮漂吃鉛也不小,除非進窩魚密度大,亦或者進窩魚體型大,否則,湖庫釣的釣距很遠,水面大,就容易起風浪,浮漂的輕微晃動是很自然的;

在春季,時不時颳風是常態,而只要一颳風,必然會帶動水面起浪,波浪起伏之前,我們觀漂是很困難的,就算有進窩魚蹭線、撞餌,帶動了浮漂的輕微動作,也很容易被誤判;唯二有效的判斷手段,就是魚花、魚星;

打窩不發窩,不見得是窩裏沒進魚,為什麼呢? 第3張

什麼是魚花、魚星?

魚花,也稱之為魚浪,指的是魚在水底擺尾、換氣,帶動水面,水面上,會形成自中間向四周的圓形波紋,往往波紋動的幅度越大,説明魚的體型越大,波紋的頻率越大,越的體型越小;

魚星,魚在水底進行換氣,會產生出氣泡,氣泡的比重極輕,會漂浮到水面,這種水泡,被我們稱為魚星,但是,並不是所有自水底到水面的水泡,都是魚星。

打窩不發窩,不見得是窩裏沒進魚,為什麼呢? 第4張

怎麼判斷魚星、魚花,是不是有效的

魚花、魚浪,被誤判的可能性極低,但是,能清晰的判別,魚花、魚星,也不是什麼容易的事,甚至不少新手,會認為這是老鳥們的故作玄虛,為什麼呢?

漂浮的雜物落水的跡象,和魚花非常相似

不管颳風還不颳風,只要空氣中有漂浮的雜物,如塵埃、羽毛、樹葉等,落水後一樣導致水面起波紋,跡象和魚花非常相似,如果水面平靜,落水的雜物體積大,可能看起來還比較明顯;

但是,如果水面本身有波浪,而落水物的體積很小,那幾乎很難識別出來,到底是魚花,還是雜物落水後導致的水面波紋;

淤泥翻湧的沼氣泡和魚星非常相似

淤泥底會滋生大量的微生物、浮游生物,在溶解氧的參與下,會加劇淤泥的腐化過程,在這個過程,滋生出的沼氣,會被淤泥覆蓋住,達到一定的濃度,亦或者有魚翻攪淤泥,沼氣會上浮水面,受水壓的影響,和魚星很類似;

打窩不發窩,不見得是窩裏沒進魚,為什麼呢? 第5張

怎麼分辨魚花、魚星的真實性?

其實這一點,對很多釣友來説,都很困難,只有很多野釣經驗充沛的老鳥,才能用經驗判斷,到底是真實的魚花、魚星,還是雜物落水、亦或者是沼氣上浮呢?首先,咱們先分辨魚星和沼氣泡;

1、沼氣氣泡比重輕,上浮很快就炸裂,持續時間很久;

2、沼氣氣泡上浮很有節奏,不會像魚星一樣細密、連續;

3、沼氣氣泡大小几乎一致,魚星則有大有小,從體積上,一目瞭然;

4、魚星會因為水流,有流動跡象,沼氣泡因為比重輕,出水就炸,幾乎不存在漂移現象;

而除以上這麼幾個明顯的特徵,在無風的時候,淺水是看不到魚星的,只有離岸較遠,較深的水深,才能看到魚星出現,而這也是很多視力不好的釣友,很難觀察到魚星的原因之一;那麼我們又怎麼判斷是雜物落水、還是魚花呢?

雜物落水,引起的波浪是重複的

雜物落水,因為重力原因,不管雜物的質量有多小,畢竟是有實物,所以質量越小,引起的波紋幅度越小,而落水的雜物質量、體積越大,引起的波紋幅度越大;

但是,畢竟是有實物的,不是進水就會沉底,或者馬上就消失,所以雜物落水,帶起的波紋很少會濺起浪花,但是會引起連續的波紋,一波一波,當然,幅度會越來越小;

而魚在水面下,因為換氣、擺尾帶動的波浪,不管大魚還是小魚,波紋的範圍都不小,但是很少會重複;如果是大魚帶動的,會突然濺起浪花,這也是野釣時,時不時有划水聲響起,就是這個原因;

而小魚多半是因為在水皮底下快速遊曳,遊動的速度會很快,所以會在短時間內,在某一個方向上,連續出現幾個波紋,但是畢竟魚的體型小,很少能濺起水花來;

而有經驗的老鳥們,就是通過這種方法,只要是重複的魚花,基本上就可以判斷是雜物落水,如果是有水花的魚花,基本上都可以判斷為是大魚的動靜,如果有同方向、連續的魚花出現,就可以判斷是小體型魚進窩;

打窩不發窩,不見得是窩裏沒進魚,為什麼呢? 第6張

通過魚花、魚星,我們能有效的判斷是否有進窩魚,以及進窩魚的種類、大小

在實戰中,尤其是在大水面水域垂釣,亦或者是多風的季節,如春季出釣時,往往不是以浮漂動作來判斷,是不是有魚進窩,而是通過魚花、魚星的幅度、大小,來大致判斷,是不是有魚進窩,甚至是目標魚的種類、大小,而且準確率非常高;

1、鯽魚的氣泡細、小,不規則,但是魚星的體積大小不一,而魚羣遊過窩點時,魚花此起彼伏,雖然沒有水花濺起,但是非常類似綿綿細雨時的情況;當然,如果水比較深,則魚花現象很少見,但是仔細觀察,魚星還是很明顯的;

2、鯉魚的氣泡,不規則,有大有小,一冒一片,而且是移動着冒出來的;

3、草魚的氣泡,大小不一,但是移動的軌跡很是明顯,和鯉魚相比,草魚的氣泡是很少的;

4、青魚的魚泡,是突然幾個大泡上浮,伴着幾個小碎泡,而且東一個、西一個,沒有什麼規律;

當然,除了以上這幾種常見魚種,烏龜、鮎魚、黃鱔、翹嘴、鰱鱅、泥鰍等,在進窩之後都會有類似的明顯跡象,而且都有比較明顯的特徵;

打窩不發窩,不見得是窩裏沒進魚,為什麼呢? 第7張

寫在最後

觀魚星、看魚花,辨魚情,這對釣魚人的基本功很是考驗,但是,有個先決條件,就是視力一定要好,因為魚花的跡象明顯,魚泡的出現,往往都在釣距較遠,水位較深的位置,而魚星持續的時間往往很短暫,所以,對釣魚人來説,當我們就守無口,浮漂長久不動時,耐心、仔細觀察,只要有魚花、魚星出現了,那就耐心等着魚兒開口即可,千萬不要過於急切,着急換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wdyb.com/erliaojiqiao/dawo/3jjp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