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漁翁釣魚吧 >

漁具 >漁具資訊 >

着手打造“中國品牌”助力體育產業發展

着手打造“中國品牌”助力體育產業發展

待開金礦需結構性改革  

“近幾年,體育產業吸引了民間資本的高度關注。在46號文件和系列文件的指導下,體育產業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熱潮。藉助籌辦北京冬奧會的熱潮,實現三億人蔘與冰雪運動的目標將產生巨大的市場價值,並對到2025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5萬億這一目標的實現作出貢獻。”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體育總局裝備中心原主任馬繼龍如是説。

感受到體育產業的繁榮,並通過調研等形式瞭解基層的情況後,馬繼龍很感慨,“46號文件印發後,在政策落地方面還有很大空間,有很多需要補空的地方。調研中,我們注意到整個體育產業發展的基礎和整體結構經常用幾個數字來説明,而這些數字尚缺乏權威性和針對性,還需要更加嚴謹的數據。”

馬繼龍認為,產業需要政府主導,政府文件引領,動員社會資本投入,還需要一定的引導資金做引入。社會資本看到體育產業是一塊待開發的金礦,投了不少資金,但真正有效供給的很少,基本是“買買買”,買現成的體育賽事。目前體育產業的投融資體制單一,基本是政府一家投,很少有民間資本跟進,民間資本進入後產生了一系列變化。好現象是投資更加多元化,但僅是一味地“買買買”。體育產業不能一蹴而就,是相對來説投資週期長、回報率低的朝陽產業。因為這與品牌建設有關,而品牌建設需要市場不斷地培育。

全國政協委員、泰山體育產業集團董事長卞志良表示,46號文件提出,加強企業研發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建設。支持符合條件的體育企業牽頭承擔各類科技計劃等科研項目。在體育產業的結構性改革方面,他認為,建議科技部設立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專項科研資金,加大對體育用品製造企業研發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扶持力度,鼓勵企業技術中心承接國家科研項目。國家科研機構與企業技術中心建立定期交流培訓機制,組織專家到體育工程技術中心開展交流和培訓,開展科研工作上的交流培養,幫助工程技術中心建設科研隊伍。企業從國外引進研發、檢測設備,給予税費優惠。對對接國外科研機構,引進技術和人才的企業給予大力支持。科技主管部門在科研經費、項目獎勵等方面給企業自主建立的科研中心更多支持。

卞志良建議,要同時鼓勵企業開展國際合作及併購,助力企業走出去。中國體育產業現狀是:產能大,品質差;企業多,規模小;代工多,品牌少;缺乏國際品牌和大型產業集團。近年來,在“一帶一路”戰略帶動下,政府鼓勵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市場、品牌競爭和國際標準制定。  

全方位發展需協同推進

去年10月,國家體育總局、發改委等八個部委聯合印發《山地户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規劃中提出到2020年,山地户外運動產業規模要達到4000億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登山協會副主席王勇峯對這一目標的實現信心十足。他説,火爆的户外運動市場從一個側面展示了體育產業的巨大潛力。為了實現4000億元的目標,中國登山協會也將通過全方位的舉措進行推進。王勇峯介紹説,一是建立“點、線、面”立體、多元的山地户外運動場地設施體系;二是在全國積極開展登山、户外越野跑、攀巖、攀冰等各類賽事活動,並規範安全賽事;三是發展相關社會組織和龍頭企業;四是完善產業鏈和產業帶,同時全面提升產業標準。

培育眾多“中國工匠”,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這一發展要求同樣適用於體育產業發展。王勇峯説,目前中國户外運動相關企業做得很好,我們的企業重視生產製造,質量不錯,但是研發所佔比重小,應從各方面轉變觀念,增強研發力量,用新科技留住消費者。

卞志良認為,在國內舉辦的重要比賽中,使用國產品牌,以賽事引導羣眾健身消費理念,也是全方位推動體育產業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他説,2017年天津全運會、2019年籃球世界盃、2021年陝西全運會、2022年北京冬奧會、杭州亞運會等一系列國際、國內重要賽事在中國舉辦,國際賽事是培育國際品牌的重要平台,每年國家在賽事舉辦中採購大量國外品牌器材,費用大,在倡導節約辦賽方面還有很大潛力可挖,在扶持國內體育用品製造企業方面還有很大空間。

建議國家體育總局及各項賽事組委會在國際、國內重大賽事中,優選民族品牌。本着節儉辦賽原則,降低國外產品採購比例,這是一種民族自豪。通過政府採購引導,鼓勵國內企業爭取國際認證,降低費用,發展國內企業,也通過賽事向全球展示本國製造水平和品牌。

着手打造“中國品牌”助力體育產業發展

標籤: 體育產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wdyb.com/yj/zixun/jlvj0.html